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教授 柯政
在“两依据一参考”的制度框架下,学业水平考试的成绩呈现方式直接体现着本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基本理念和方向,并将直接关系到考生的重大现实利益,社会各界对此非常关注。正因为它非常重要,所以在研究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呈现方式时,必须综合考虑我国现阶段国情和各方面要求。一是相比欧美等国家,高利害考试在我国更加敏感。二是国内考试机构的整体专业水平目前还无法大规模实施一些技术要求很高的考试计分方式(如等值测验等)。三是根据人群比例来划分成绩界限的做法,我们有多年的实践基础,家长和公众容易接受。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以等级呈现,并按考生比例来划分等级,是综合各方考虑之后的一个合理选择。
首先,有利于淡化“分分计较”。虽然严格考究起来,考试是不是就应该分分计较,目前还有些争议。但在广大学生(家长)和公众的眼里,硬要把91和92分的学生区别开来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因为害怕自己差1分而导致命运悬殊,所以每个学生都被迫在考试中分分必争,这直接导致了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教师教学压力过大。所以,在这一轮考试招生改革中,国家很早就提出,要淡化“分分计较”。在这种情况下,取消百分制,实行等级制成为必然选择。
其次,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学业水平考试要真正成为高校招生录取的一个重要依据,其前提条件就是必须要有利于高校选拔。从高校选拔的角度上来说,一个重要的诉求就是成绩具有区分度。一般来说,等级越多区分度越大。而等级过多,会与淡化“分分计较”的诉求相冲突,所以,《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等级呈现成绩提出了原则意见,即一般分为 ABCDE五个等级,并规定了各等级的人群比例。这比现有许多省市学业水平考试以“合格、不合格”呈现成绩明显增加了区分度。操作过程中,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也可以结合本地实际,在五个等级中再细分档次,方便评价和招生录取使用。比如,上海市就通过 B+、B-等方式,再把 ABCDE 细分为11个等级,满足更高区分度的要求。
第三,有利于推动高校从以往简单地“招分”走向科学“招人”。目前,由于多方面因素,绝大多数高校招生,完全依据分数来进行,谁考分高(哪怕只高一分),就录取谁。很多人称之为“招分”,而不是“招人”。“招分”背后有多方面的复杂因素,这种状况短期内可能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这次改革,努力打破高校招生的“唯分数论”,想方设法多方面创造机会,推动高校从简单地“招分”走向科学地“招人”。在当前的舆情条件下,成绩按比例分等,为破除“唯分数论”,高校参考学生综合素质材料,走向真正的“招生”创造了有利条件,留出了更大的空间。
由此可见,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呈现方式是综合了各方考虑之后的一个精心选择,符合中央提出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要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的原则。《意见》还给各地提供了广阔的自主探索空间,所以,我们更应该期待的是,在教育部给出的这个基本框架和政策空间下,各地如何做好具体实施工作,积极而稳妥地就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呈现问题以及后续的与高考分数合成问题展开探索、实验,总结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具体实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