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我们不是为了让学生成为球星”

——武汉市硚口区开展校园足球运动纪实

2015-03-25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打网球的李娜,跳水的伏明霞,打乒乓球的乔红,这里的学校曾走出了15位世界冠军,被誉为“冠军的摇篮”;年近九旬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中国返回式卫星总设计师林华宝院士曾感慨,是这里的学校培养了自己的健康体魄和终身锻炼的习惯;这里已经连续18年捧回武汉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的冠军奖杯……如今,校园足球又成为这里的一张靓丽“名片”——这里就是武汉市硚口区。

  整合教育资源,共建足球乐园

  说起硚口区,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但说起这里的汉正街,很多人都不会陌生。地处武汉老城区的硚口,一方面教育底蕴深厚,另一方面校园硬件设施先天不足,特别是运动场地,全区64所中小学只有6片标准运动场地。

  “有场地要开展好校园足球,没有场地也能开展好校园足球。”凭着这股子韧劲,硚口教育人“螺蛳壳里做道场”,硬是把校园足球开展得红红火火,“秘诀”在哪里?

  区教育局局长郑学军介绍,硚口区将校园足球布局定点规划与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同步处理”,打造六大教育组团,每个组团同时也是一个校园足球园区。园区内足球教育资源共享,并按照学校区域分布情况,配套建立了小学—初中—高中完整的足球人才输送、竞训的对口衔接模式。在小升初就近入学对口分配中,充分考虑学生的足球特长,搭建足球人才输送的“绿色通道”。

  同时,硚口区教育局与相关部门合作,与区域内的大专院校、驻军部队、街道社区加强共建关系,借力社会资源助推校园足球进高校、进军营、进家庭。

  有1200多名学生的崇仁二小,地处商业繁华的六角街地区,运动场地有限。学校因地制宜,加强小场地的基本技术训练,如带球、颠球、脚弓传球,简单的二过一战术。学校借助区文体局资源,在邻近的六角亭体育场开展足球训练。2014年,该校一次“出产”了4名国青队球员。

  此外,结合全民健身运动,硚口区委、区政府在汉江湾体育公园建成5块标准足球场,3块沙滩足球场,免费向学生开放。

  建立三级联赛,足球踢进课堂

  “带球突破”,“传球”,“射门”,“进了!”走进位于汉正街商贸区的安徽街小学,虽然只有一块长28米、宽14米的水泥足球场,但这里的校园足球联赛却开展得生龙活虎,每个孩子的脸上都写满了快乐。

  区教育局副局长胡振双介绍,硚口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建立了小学、初中、高中三级校级足球联赛机制,全区中小学常年坚持开展足球训练,做到班有班队、校有校队,每年组织学校开展足球联赛。

  近年来,硚口区组织编写了《硚口区中小学足球校本课程》,并且将足球校本课程纳入学校体育教育工作计划,全区中小学每周安排一个课时落实足球校本课程。在足球课上,孩子们学会了“盘、传、带”等足球基本技能,形成了中小学生人人爱踢球,人人会踢球,人人踢好球的生动局面。

  师资问题一直是校园足球开展的“老大难”。为了加强足球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满足校园足球教学需要,硚口区设立专项足球基金,用于聘用高水平的足球教练员指导学校开展校园足球运动,让校园足球对接国内科学训练模式。“到2017年,硚口区每所学校至少将配置1名以上专兼职足球教师。”区体卫艺站主任陈涛介绍说。

  丰富足球文化,造就“校园球星”

  “我们大力推行校园足球,目的不是为了让学校争锦标,也不是为了让学生成为球星,而是要让孩子们通过踢足球强身健体,培养他们终身运动的兴趣爱好和生活方式。”郑学军如是告诉记者。

  多年来,硚口区提倡学生“以健康的体魄投入学习”,把校园足球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以“读好书、踢好球、做好人”为理念,突出校园足球的育人功能。

  硚口区努力打造校园足球“一校一特色”,校园文化的差异,成就了学校各具特色的足球风格。东方红二小、武汉四中的学生训练刻苦,个人能力强,形成了“技术型”的足球特色;双环小学、长丰小学、79中、博学初中、一职教中心的学生身体素质好,作风硬朗,形成了“欧式”足球特色;崇仁二小、安徽街小学、27中、29中、59中的学生足球基本功扎实,善于协调配合,形成了“渗透式”的足球特色。学校足球特色的形成也造就了“一生一特长”。学生在训练比赛之余,有的成为“颠球王”,有的成为“点球杀手”,有的成为“小梅西”、“女C罗”。

  今年1月起实施的《硚口区校园足球三年(2015—2017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17年,全区所有中小学生都知道足球、接触足球、能踢足球,经常参加足球运动的学生达到3万人;开展丰富多彩的足球游戏活动和足球文艺,全区每年举办一次足球节,在区域中小学形成较为浓郁的足球文化氛围。(本报记者 张晨 李小伟 程墨)

(责任编辑:王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