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教育装备中心扶贫工作情况

2014-10-13 来源:教育部收藏

  按照教育部党组部署,教育装备中心积极响应党中央扶贫开发战略,创新扶贫开发模式,以发展学前教育为切入点,实施“学前教育装备爱心园援建工程”(以下简称“爱心园援建工程”),支持滇西边境山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助力儿童快乐成长。“爱心园援建工程”累计捐赠额达2500万元,惠及滇西边境山区10个州市56个县(市、区)的66所幼儿园、590个班级、21000名儿童,平均每所幼儿园受赠额达30万元以上。

  一是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实施。教育部高度重视“爱心园援建工程”,袁贵仁部长亲临第一所援建幼儿园——怒江州泸水县幼儿园实地考察并专门作出了“创意效果都很好的”批示。刘利民副部长出席2013年5月在昆明市举行的大型捐赠仪式并作重要讲话。教育部定点联系滇西边境山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有关司局在项目的指导思想与组织实施等方面给予精心指导,团中央、云南省政府、省政协、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都对此项工作给予大力支持。教育装备中心精心设计项目目标、装备内容、进度安排并制定保障措施,精心挑选55家重质量、守信誉、有实力、有责任心的企业作为捐赠单位,所有玩教具教育价值均符合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

  二是科学配备,提高教育质量。接受“爱心园援建工程”捐赠的幼儿园,利用玩教具丰富班级区角,创设轻松的游戏环境,让孩子们在园期间有的“玩”,“玩”的好,寓教于乐,有效避免了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促进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快乐健康发展。通过援建工程的实施,从玩教具配备入手,创设优良教育环境,提高滇西学前教育的质量,保证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快乐健康发展。通过援建工程的实施,引起社会各界重视学前教育装备的产品质量安全,加强社会各界保护幼儿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意识和责任;可以提高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幼儿园玩教具配备重要性的认识。

  三是创新思路,提升援建水平。采取“捐助+培训”模式,不仅为幼儿园捐赠玩教具,还现场讲授玩教具的使用方法,教会孩子们怎么玩。深入实施幼儿教师培训计划,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做到物质扶贫、智力扶贫、人才扶贫“三结合”。把扶贫与促进教育发展特别是与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提高滇西边境山区学前教育质量,促使社会各界重视学前教育装备的产品质量,切实保护幼儿身心健康安全,影响和带动广大有社会责任感、有爱心的企业关爱儿童、支持教育、回报社会。

  四是心系滇西,拓展扶贫工作。在“爱心园援建工程”基础上,积极开展宁洱县的教育扶贫工作。深入调研,了解宁洱县学校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亟待解决的困难,成立《教育部教育装备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对口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教育部教育装备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对口帮扶工作规划(2013—2015)》。举办“宁洱县小学科学、初中理科教师培训班”,来自宁洱县中小学校长、小学科学、初中理科教师共150人参加了培训。启动“心系滇西 情聚宁洱”爱心项目捐赠活动,6家爱心企业为宁洱县捐赠了总价值达70余万元的电脑20台、课桌椅3000套、幼儿园户外游乐设备3套及学生读书卡2305张。促成北京大学-香港大学建筑学院联合为宁洱县学校、乡镇开展校园、乡村规划,使宁洱成为两校滇西联合实习基地,争取到社会基金经费100万元,落实规划示范项目。通过科研项目带动观念转化,目前正开展宁洱县学生公用经费的使用情况、宁洱中小学校教育装备基本情况等调研工作。在县直属小学试点运用云桌面技术,免费改造60台老旧计算机,提高使用效益,降低维护成本,节省经费近10万元。争取经费19万元,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工程,提高学生素养,引导学生热爱家乡,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增强学生们自信心和自豪感。

(责任编辑:王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