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公共服务在农村缺乏的问题,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早在2007年底,诸城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建设农村社区,大力推进农村社区化发展,全面开展农村社区化服务与建设,并把农村社区教育同步纳入规划。2009年9月,又依托潍坊工商职业学院,充分利用其师资、设备、基地、课程等资源优势,成立全国首家农村社区学院——诸城农村社区学院,面向全体农村居民,开展了新型农民教育培训,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进行了有益探索。诸城农村社区学院也由此被当地居民赞誉为——没有围墙的“农民大学”。
一、健全运行机制,加强标准化建设
(一)完善组织机构。农村社区学院实行校务委员会的领导体制,主任由分管副市长兼任,成员由市委宣传部、组织部、教育局等26个市直部门和单位负责人组成,设院长1人,副院长4人。下设社区教育培训中心、现代远程教育中心、社区教育研究中心三个中层部门。以“推动全民学习,提升全民素质”为宗旨,以“立足社区,服务社区,为全市经济建设服务,为全民终身学习服务”为目标,在校务委员会的统筹协调下,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明确各部门职责,开展社区教育培训活动。
(二)整合教育资源。整合全市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远程教育、党员电教、科普教育、人口教育、老年教育、青少年校外教育、法制教育和文体教育等各类教育资源,形成了广覆盖、多层次、开放式的社区教育网络,立足社区,服务农民教育培训。
(三)健全网络平台。在市里成立诸城农村社区学院的同时,在全市13处镇(街)依托成教学校组建镇(街)社区分院,在208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成立社区教学站,构建起以农村社区学院为龙头,13处镇街分院为骨干,208个社区教学站为基础的覆盖全市的三级学习网络,各级网络均实现了软硬件的标准化建设;注重数字化平台构建,建立诸城终身学习网,积极推进网络化、数字化学习,满足全市社区居民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四)建立规章制度。制订社区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建立健全责任目标制度、会议制度、资源共享制度、队伍建设制度、评估检查制度、奖励制度等。将全市分成三大片区,建立专职教师包靠镇(街)制度,深入社区分院及教学站进行业务指导与调研,确保社区教育工作规范运行。
(五)强化师资队伍。建立了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兼职教师和志愿者为主体的三支师资队伍,建设全市社区教育师资库。农村社区学院专职教师有132人;聘请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市直有关部门的技术人员、企业和社会上有一技之长的能工巧匠以及养殖大户、种植大户等“土专家”689人作为兼职教师;组织了一批由退休老干部、老教师、律师、医生、工人、农业科技人员、在职中小学教师和在校大学生等组成的志愿者队伍9750名。学院对三支队伍进行定期培训,建立表彰奖励机制,提升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二、创新工作思路,引领农村社区教育发展
诸城农村社区学院承担着全市社区教育统筹规划、资源开发、理论研究、社区培训、学历教育、信息传播和评估指导等重要职责。学院立足当地“三农”发展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把握农村社区教育最前沿;同时,学院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深入农村社区,面向全体居民,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培训,不拘时间限制、不受空间约束,提供居民所需、解决居民所困,真正办成了一所没有围墙的“农民大学”。
(一)统筹规划。农村社区学院充分发挥在社区教育中的龙头作用,站在全市的高度,加强与各社区教育委员会成员单位沟通与协调,组织开展全市社区教育大调研,制定全市社区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五年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通过开展市级社区教育培训、各类主题活动、送教下乡、社区教育巡讲等引领全市社区教育。
(二)资源开发。重视社区居民的培训需求调研,积极开发各类农民培训课程,目前已面向农民开设的非学历教育有11大类69门课程;编写《特种动物养殖技术》、《农民工进城读本》等6种社区教育系列读本、《绿色无公害韭菜栽培技术》、《绿色无公害草莓栽培技术》等38种农村实用技术推广系列读本、《社区教育知识100问》、《新型农民培训100问》系列培训知识读本、诸城特色文化课程5本,内容涵盖农村实用技术、职业技术、乡风文明、休闲娱乐等各方面,最大限度地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完善社区教育基地建设,形成了“新型农民培训中心”、“老年活动中心”、“职业技能培训基地”等一系列特色基地,拓展了社区教育培训的阵地。
(三)理论研究。以项目实验和课题研究为抓手,推进社区教育理论科研工作。着力开展了“万名农民进课堂”、“全民读书节”、“食用菌推广”、“动物医院”、“小手拉大手”等项目的实验工作,打造出一批富有特色的学习品牌;加大课题科研力度,已有11个山东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十一五”规划课题结题,新增8个省级“十二五”规划课题立项,5个全国社区教育实验项目;总结提炼社区教育发展的经验做法,编辑出版了《提升农民素质的新机制——诸城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纪实》一书。
(四)社区培训。围绕农民教育培训需求,科学制定专业菜单、技能菜单、管理菜单、文明菜单等培训菜单,创新实施“学院出菜单、居民选订单、政府来买单”的“三单联动”模式,组织市级培训、送教下乡、协调指导镇(街)培训,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内容丰富的教育培训活动。年共举办各类培训1200多期,培训社区居民12万人次以上。
(五)学历教育。积极开展农民文化学历教育,已有农村行政管理、乡镇企业管理、畜牧兽医、食品加工等49个专业。一是挂靠潍坊市经济学校,开展中专段学历教育;二是依托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远程教育、成人函授教育,大力开展农民高等学历教育。本、专科招生每年近2000人,在校注册学员达4000多人。
(六)信息传播。建成并开通山东省第一家农村社区教育专题网站——诸城终身学习网,与全市社区教育各成员单位和镇(街)社区分院网站进行有效对接,面向全市宣传农村社区教育;通过印发宣传彩页,编发《致广大社区居民一封信》、居民教育需求调查表、企业需求调查表、一村现状调查表,深入社区,张贴到每一个村庄,发放到千家万户,提高社区教育的知晓率。每月编辑一期《社区教育简报》,定时发放到全市各部门、分院、社区和村居,搭建社区教育工作的反馈平台。
(七)评估指导。社区学院制定了《社区教育管理细则》、《社区教育督导评估标准》等制度,建立起了社区教育评估体系,推动全市社区教育均衡、健康发展。
三、彰显教育成效,形成特色品牌
(一)拓展了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空间。创建农村社区学院,服务农民教育培训,增加了社区服务和社区教育职能,达到了标准化建设,为农村成人教育的健康发展找到了新的增长点。
(二)提高了社区居民综合素质和生活质量。农村社区教育活动的开展,增强了社区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和终身学习观念,提高了社区居民的知识和技能含量,精神生活质量和环境生活质量有了显著改善,促进了社区和谐稳定。
(三)培养了一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农民。通过发展农村社区教育,造就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推动了学习型城市建设。农村社区学院推动了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城市建设,积极参与全国全民终生学习周活动,并从2011年开始,每年举办一届全市全民终身学习周,形成了全民终身学习品牌。
(五)数字化学习迈向新台阶。通过不断完善、升级诸城终身学习网,开通网上注册学习,建成数字化学习“学分银行”,使我市的数字化学习迈上一个新的台阶,被评为全国数字化学习先行区。
(六)各大媒体和各级领导给予充分肯定。农村社区学院成立以来,不断创新思路,形成了特色品牌,获得了显著成绩,我市先后被评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教育部新型农民培训工作联系点”、“全省首批社区教育示范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全国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先进城市”、“全国数字化学习先行区”,获全国社区教育发展成果展示一等奖列第二名;先后迎接了国家、省内外各级领导和社区教育考察团的多次视察和调研;《光明日报》、《农民日报》、《中国教育报》、《大众日报》、《中国社区教育》、《中国农村教育》、《现代教育》等多家主流媒体给予了报道。
诸城农村社区学院
2013年1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