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学前教育快速发展缓解“入园难”

从小平房到现代化的优质园

2012-09-25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我叫陶芹,是一名普通的基层幼儿园园长。60年来,我所在的幼儿园——江苏省如皋市东皋幼儿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是如皋学前教育飞速发展的缩影,也是我国学前教育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我们的幼儿园矗立在如皋市的东大门,3栋设计新颖合理、功能齐全实用的教学大楼,已经成为我们这个县级市的地标性建筑。整个教学楼可容纳8轨700余名幼儿入学,与新安定小学、如皋初级中学以及如皋中学组成“五分钟教育圈”,成为如皋最优质教育资源的一部分。

  然而,几年前我刚到这所幼儿园时,这里还是老城区规模最小的园,只有几间青砖小瓦铺盖的木架梁结构的小平房、青苔与杂草丛生的简易操场。

  作为一名幼儿园园长,为孩子创设温馨的阳光乐园是我的梦想。从1952年到易地新建之前,幼儿园送走了一拨又一拨的毕业生。但一直以来,简陋的教学设备与奇缺的教室让孩子们户外活动只能错时安排,户外游戏时必须将桌椅搬至室外,家校互动时只能搭建“露天舞台”。每逢雨天,老师们都要撑着伞抱着孩子,一个一个、一趟一趟地从操场送回卧室,至于科学发现室、美工室、才艺室、多功能室等,更是想都不敢想。更令人揪心的是,那些年,不少代课老师因为待遇问题常常不告而别。2010年,听说国家要下大力气发展学前教育事业,我开始憧憬幼儿园的未来。捧着国务院的《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我感受到一股和煦的春风吹进了我们幼儿园。很快如皋市相应出台了《如皋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市委、市政府先后斥资5000万元对我园进行了易地新建,前后一年的时间,一所按照省现代化示范园标准兴建的、占地面积超过原园10倍的幼儿园就建成并投入使用了。

  这所政府倾心打造的新园,为每个幼儿提供了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在欣慰的同时,我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让幼儿园发展起来,以对得起政府的投入,我开始抓“软件”。从2011年起,幼儿园招录了数十名公办教师。我根据每名教师的特点和特长成立了教学创意工作室,让他们有新的平台不断改进教学设计,并让每名教师都开展“自评、互评与他评”,在幼儿园中形成了相互尊重、共同成长的氛围。

  现在走进我们的幼儿园,你看到的一定是教师们聚在一起,就教学现象热火朝天地讨论,你看到的一定是教师们围绕着各类课题在研究思考。迁址至今,幼儿园先后申报了国家、省市多项特色课题,现在全园“人人有课题,人人做研究”。

  近年来,如皋市累计投入3.5亿元,新建了19所幼儿园,改扩建30所幼儿园,让每个孩子都沐浴在幸福的阳光里。

  本报记者 缪志聪 采访整理

扫描分享扫一扫分享本页
(责任编辑:李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