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 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培养高技能人才服务产业升级

2012-08-15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亲历者说

高职生两年成公司骨干

  我是上海汽车商用车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监王邦东。上汽商用车是一家2009年才创立的公司。我刚上任时,工厂还没有建成,人员招聘就紧锣密鼓地做起来了。为了确保人员的稳定性,公司采取本土化策略,优先考虑无锡当地的毕业生。

  2010年春天,我们与无锡技师学院、无锡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取得联系,引入了机械、电工等相关专业的56名应届高职生,其中无锡技师学院有41人,同时也面向社会招聘了部分有工作经验的员工。

  为了确保这批新入职场的大专生能够迅速在岗位上挑起大梁,公司不惜代价为他们提供丰富扎实的培训项目。借助上汽集团的资源优势,把这批新员工分专业派往各地整车工厂,现场学习冲压、车身、涂装、总装等四大整车制造工艺和团队管理工作,为期3到6个月。从各地反馈来看,这批学生个人定位清晰、踏实肯干、勤奋好学,因此公司有了与学校进一步合作的愿望。

  在我们的积极争取下,上汽商用车与无锡技师学院、无锡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正式开展校企合作项目。上汽商用车无锡工厂作为学生实习基地,每年接纳50名应届高职生来厂实习,随后双向选择,择优录用。设立上汽商用车冠名班,公司每年向冠名班学生提供一定数额奖学金,学生毕业后将获得优先录用的机会。我们终于在员工入口方面有了较为可靠的保障。近3年,上述两所院校已经有超过100名的毕业生来到上汽商用车,慢慢成长为公司不可或缺的力量。

  我们初步统计了一下,目前在上汽商用车无锡工厂的80多名班组长、机长、线长等一线骨干中,超过40%是首批进入公司的上述两所院校的毕业生。算起来,他们参加工作只有短短两年!

  生产一线也有部分中专技校的毕业生,公司鼓励他们在职进修,甚至规定成为班组长的“门槛”之一就是达到大专学历。对于工作表现出色的中职学生,我们提拔他们成为代理班组长,享受班组长待遇,但同时要求其在2年至3年的代理期内必须完成学历提升计划,否则将予替换。

  随着上汽商用车不断成长壮大,我们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接下来,我们打算与无锡技师学院、无锡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院校开展更深层次的校企合作,从冠名班升级到联合办班,派出我们的技师、工程师到学校讲课,向他们传授上汽商用车的整车生产工艺和产品技术,同时接纳学生到工厂实习实训,实现“无缝对接”。

  我想,这是企业和学校共同的愿望,相信也会开启双方事业的新局面。

  ■本报记者 董少校 采访整理

  政策背景

造就适应现代经济发展需要的技能人才

  近年来,各地频现“技工荒”,技能型人才的紧缺,严重制约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有关部门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创新,大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探索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2003年底,教育部等部门启动实施“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努力造就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一线迫切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2004年初,农业部、教育部等部门启动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2008年,首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举办,“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的局面开始形成,体现了职业教育的重大制度设计和创新。

  同时,各地切实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加大职业教育投入。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培养了大批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要致富,学技术”,“读完初中上职中,打工致富一路通”,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人民群众的切实感受。

  (本报记者 李凌 整理)

  图说变化

扫描分享扫一扫分享本页
(责任编辑:王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