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外联处 王增藩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争论已有一段时日。能不能换个角度想想,在埋怨学校、培训班的同时,我们是否可以多从学生的内因方面找找解决的办法。我退休七八年了,经常与孙子相伴,发现他生活愉快,学习进步,很少有心事。
兴趣爱好是进步的原因之一。我的孙子小时候见别人下围棋、象棋,就吵着要与爸爸下一盘。他还爱看少儿频道电视,跟着广播听英语。兴趣成了他最好的老师,现在时间长了,他竟然有兴趣学习起了法语。
参加社会活动让他获得写作的源泉。他是《小主人报》记者,学会摄影。父母有空就带他外出游览,接触社会和大自然,丰富知识,促进思维,他特别注意观察,留下许多随笔。由于观察细致,他的作文细节描写生动。每次出游回来,他及时写感想,甚至吃一顿素食,也有文章可写。
由此我想到,在提倡素质教育时,是否应多从家长、学生方面找找原因。中小学负担过重是现实存在的,大家都想上好学校,竞争当然十分激烈,这种竞争一时还难免,从家长方面,多创造良好氛围,也许是我们为孩子所能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