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海南奋力推进高质量教育对外开放——

国际教育创新岛上生机盎然

2024-09-01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立足于中央给海南的定位开展办学、培养人才;大力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创新,加快提升海南教育整体水平。”2018年9月17日,海南省委常委会会议召开,传达学习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高位部署,一个承诺,一以贯之。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以来,海南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大会精神,以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为抓手,以办好人民满意和自贸港需要的教育为目标,致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持续推进教育对外开放,不断优化同海南自贸港建设相适应的教育治理架构、学科专业体系和人才培养供给,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正蓬勃开展。

  探索“海南路径”

  开辟中国教育开放试验田

  2024年暑假前夕,海南比勒费尔德应用科学大学发布招生简章,并举办多场招生咨询会,开启新一轮招生工作。该校今年招收280名学生,相较于去年的140人,计划招生人数实现了倍增。这所新设立大学的教育教学工作逐渐走上正轨。

  海南比勒费尔德应用科学大学是中国境内第一所境外高校独立办学的高等教育机构,也是首个德国公办高校在中国办学的高等教育机构,其诞生源自海南自贸港的教育开放政策。

  一个个时间节点,记录着海南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加快建设国际教育创新岛的坚实步伐。

  2018年12月,教育部与海南省政府签订《深化海南教育改革开放战略合作协议》,推动海南在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等方面先行先试、积极探索,推进教育现代化区域创新试验;

  2019年6月,教育部、海南省政府发布《关于支持海南深化教育改革开放实施方案》,推动建设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把海南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开放发展、创新发展的生动范例;

  “中外合作办学部省联审联批”成为海南在全国首创本科以上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审批新模式;

  2022年9月,占地12.72平方公里的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正式开园办学;

  2023年9月,中国境内首个境外高校独立办学项目——海南比勒费尔德应用科学大学招生开学,标志着我国教育对外开放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具有里程碑意义……

  从2019年筹建到2022年正式开园办学,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始终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为核心使命,聚焦国家战略和海南自贸港建设急需,围绕“1+3+N”重点学科领域,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集聚办学。在总结国内外大学城办学经验基础上,创造性提出“大共享+小学院”办学模式,并通过“大共享”推动以“五互一共”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代表的国际教育制度集成创新,打造多元文化融汇、多学科融合、中外互鉴的一流国际教育平台。

  试验区一手抓基础设施建设,一手抓高校引进和改革创新,满足1万人办学所需的基本条件已投入使用。截至目前,已签约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22所(中方高校10所、合作外方高校12所),教育部已批复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8个,今年秋季入驻高校师生近5000人,课程和师资共享、学分互认等改革创新实现破局,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发展顺利起步。

  此外,围绕国家航空航天战略引进的俄罗斯莫斯科动力学院在琼独立办学已经获得教育部批准筹设。围绕海南国际旅游产业发展引进的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建设正在稳步有序推进中。海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做好免税购物、医疗、教育“三篇境外消费回流文章”的“教育文章”正有序展开。

  锚定“战略属性”

  培养高质量教育科技人才

  海南始终坚持从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大战略上办教育,紧紧围绕自贸港封关运作这一头号工程的各项任务,汇聚一切有利于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的创新要素和科教资源,跑出教育加速度。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改革始终是海南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探索建设国家科教融合创新特区,在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和服务国家战略上先行先试。特别是聚焦“深海科技”“南繁育种”两大战略任务,推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以“1+2+N+X”为结构,推进“设备设施共建、科研平台共享、重大项目共研、研究生共育、管理共商”的“五共”模式,探索出了一条“教育助力科研、促进产业发展”的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的“崖州湾实践”之路。

  不断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统筹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立足海南自贸港四大主导产业发展规划,重点从基础学科人才、高端工程技术人才、哲学社会科学骨干人才、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等需求侧出发,前瞻性配置教育资源,提高人才供给的规模与质量,加快形成与自贸港产业发展需求相匹配的高质量人才供给结构。

  同新发展格局相适应,打造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硬实力。如今,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集聚了41名院士、700余名科技领军人才及1500余名教授导师,围绕科技攻关难点建设实验室、搭建了157个高水平科研团队,开展跨校、跨学科、跨组织的高水平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自2019年至2024年,科技城充分发挥人才培养功能,累计招收海南专项博士、硕士研究生6400余名(目前已有两届毕业生共620人),依托科研平台和前沿科研项目,不断为国家培养农业和海洋领域的硕博士研究生,为科技城源源不断地输送新鲜“血液”、注入青春活力。

  海南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搭建“政产学研用”合作平台,以破解产业技术难题的科研项目为牵引,推动国内外“校际—校企—校地”联合开展人才培养、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直接转化应用。近年来,海南医学院—香港大学热带传染病联合实验室、亚洲农业科教创新联盟、热带高校联盟、海南大学—英国埃克塞特大学“人机物智能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先后落地成立;在文昌国际航天城、海口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打造人才培养改革和科技成果快速转化的先行先试专区,打造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高效联动的协同中心。

  同时,全面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一市(县)两校一园”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引进工程累计提供超过17万个优质学位,创建基础教育集团157个,提供优质学位25万个,实现18个市县全落地。转化好、运用好“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主题教育重点调研成果,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此外,大力引进英国哈罗公学、盛彼德学校等国外知名中小学校落户海南,有效解决了本地居民和各类外籍人才子女对就读高质量国际学校的热切需求。

  上紧“责任发条”

  创新推进党建思政工作

  事业兴旺,关键在党,把牢方向之舵,方能行稳致远。

  海南全力推动全省教育系统党建思政工作质效齐升,为加快构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新生态新格局、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重任的时代新人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

  海南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省委书记、省长分别担任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第一副组长,加强对全省教育重大工作的统筹领导,坚决做到党中央有指示、教育部有要求,海南有行动,全系统有落实。

  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在高校全覆盖开课,出台《海南省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实施方案》,组织编写涵盖大中小幼不同学段的《自贸港知识面对面》校园系列读本,成立全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基地,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南工作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海南自贸港建设知识等纳入思政课讲授重要内容。

  持续完善风险防控体系,结合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出台加强和改进全省高校维护安全稳定工作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健全完善风险隐患预警预防机制、风险隐患动态排查机制等维护安全稳定的十大工作机制。

  在海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全省教育系统和各来琼办学高校的共同努力下,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取得了阶段性重要进展。在2023年度对市县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中,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由2022年的77.8%提升到86.6%,提升8.8个百分点,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海南省教育工作的认可。(通讯员 吴永 特约通讯员 金浩田)

数字里的海南教育

  从2018年至今,海南教育得到了跨越式发展。

  130个

  累计签约各级各类教育合作项目130个,总投资420多亿元,签约引进47所国内外知名高校和88所知名中小学校

  52.5%

  全省教育经费总投入从2018年的378.34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577.15亿元,增幅达52.5%

  22所

  在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推动中西互鉴、学科互融、文理互通、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管理共商的“五互一共”人才培养模式,签约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22所

  6400余名

  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推进“设备设施共建、科研平台共享、重大项目共研、研究生共育、管理共商”的“五共”模式,累计招收海南专项博士、硕士研究生6400余名

  51%

  新增高校6所,全省高校在校生32.74万人,增加11.09万人,增幅达51%;8所本科院校新增急需专业67个、专业点100多个

  25万个

  共创建基础教育集团157个,覆盖托管311所学校,提供优质学位25万个;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从50.53%提高到87.79%

  23.6%

  71所中职学校优化成49所,在校生从13.29万人增长至16.43万人,增幅为23.6%,基本解决了中等职业学校布点散、规模小等问题

  2.3万人

  通过全国首创的“旺工淡学”旅游业技能人才继续教育新模式,累计培养2.3万人

  30%

  义务教育阶段本科以上学历教师比例从50.73%提高到70.5%,小学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提高30%

  (数据来源:海南省教育厅)

(责任编辑:谢沂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