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知,转发教育部等部门《本研衔接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师范生公费教育的培养目标提升至新的层次,培养质量提升至新的高度,体现了党和国家在新时代背景下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新时代呼唤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2018年出台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擘画了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蓝图;2019年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作为教育现代化的十大战略任务之一;2023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希望广大教师“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党和国家赋予了教育和教师工作更重要的使命,寄托了更大的期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据教育部发布的《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显示,普通高中专任教师中研究生学历比例为14.01%,与欧盟、OECD及其它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距离,小学、初中专任教师中研究生学历的比例距离更大,这远远不能适应加强建设教育强国的要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和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特别是中学将硕士作为教师招聘的学历要求。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着力推动教师队伍建设从规模扩大向高质量发展,师范生公费教育的培养层次亟待提升。
二、从“免费”到“公费”再到“本研衔接”,充分体现了政策的迭代升级
2007年起,国家在六所部属师范院校实施免费师范生试点,2018年颁布《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将“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调整为“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是国家在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方面的重要举措,也是从制度层面如何破解教育领域难题的积极探索。部属师范大学是中小学教师队伍补充的优质来源,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重要的源头活水。政策的实施推动了部属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模式的深化改革,强化了以教育教学实践为导向的教师培养;充实了中西部地区的优质教师队伍,带动了地方师范生教育的发展,较好地改善了中小学师资队伍的现状。
当前实施的“4+N+3”的培养模式,强调在四年本科阶段学习基础上,经过一年及以上的工作经历,再申请非全日制的教育硕士阶段学习,往往导致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学习的割裂与课程内容安排的重复,研究生阶段在职学习存在工学矛盾,也影响了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办法》的实施是推动教师培养精准定位、差异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完善硕士层次的公费师范生培养体系;同时,《办法》鼓励支持公费师范生在确保履约任教的基础上报考博士研究生,进一步提升专业水平,强调的是“本研衔接”而不仅是“本硕衔接”,体现了政策对未来的引领。
三、服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大力推进乡村振兴
尽管我国教师数量庞大,但教师的分布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均衡。一线城市和发达地区的教师资源相对充裕,而一些偏远地区或农村地区仍然面临教师短缺或教育教学水平不高的情况。2021年,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教师定向培养的重要指示精神,国家启动实施“优师计划”,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培养补充本科层次高素质教师。《办法》明确,本研衔接师范生公费教育面向全国,重点为中西部省会城市之外的地(市、州、盟)及以下行政区域培养研究生层次中小学教师,不得定向到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或省会城市主城区任教(五个自治区、陆地边境省份、海南省、贵州省、青海省除外)。从以往经验来看,公费师范生履约就业率高,是中小学教师培养补充的可靠渠道,这将为中西部补充一大批研究生层次的中小学教师,有助于提升中西部地区的教师队伍整体质量,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四、系统设计,确保政策高质量落地
本研衔接师范生公费教育的培养目标为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办法》规定,学校结合本科前三年学业成绩、在校表现等对学生进行推免综合考核,符合学校推免资格并达到学校硕士研究生录取要求者可推免录取至本校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并于本科第4年开始硕士课程先修学习。部属师范大学统筹设计公费师范生本科4年及教育硕士研究生2年培养方案,并进行教学。实行分流淘汰,切实保障培养质量。这对于择优选拔乐教、适教的优秀人才,确保富有教育家精神的公费师范生进入中小学教师队伍提供了政策保障。
按新的政策规定,中央财政承担学生在校期间学费、住宿费并给予生活费补助;优秀公费师范生可享受国家奖学金;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及中小学要创造良好条件,支持公费师范生创新开展教学,制订五年一周期的专业发展支持方案,有计划地培养公费师范生成长为基础教育优秀教师、领军人才,引领地方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这些政策性的规定对于公费师范生的学习生活、就业选择、专业发展等提供了全方位的政策保障,不仅解除了公费师范生生活、学习和专业发展的后顾之忧,还为公费师范生擘画了学习和职业生涯的过程性蓝图,为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和职后的专业发展创造了条件。这有利于激励公费师范生的学习积极性,着力培养造就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组建的第一所社会主义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自建校之初就肩负起党和国家交托的培养人民教师和各方面优秀人才的光荣使命,学校自身建设始终与党领导的教育事业发展同频共振。为充分发挥高水平师范大学的示范引领作用,更好地服务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学校将按照《办法》的要求,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按照高质量育人标准,开展思维导向的通识教育、前沿导向的专业教育、研究导向的教师教育、英才导向的智能教育,提倡“主专业+微专业”双专业学习,构建“双导师”协同指导机制,打造课程体系和养成教育“比翼双飞”的卓越人才培养体系,全力做好本研衔接公费师范生培养工作,助力未来教育家成长。(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梅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