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

2024-06-05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程建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2023年5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2023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提出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深刻揭示了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本质属性和科学内涵,为加快建设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提供了根本遵循。

  深刻认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重大意义。一是丰富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的战略高度出发,围绕为什么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什么样的教师队伍,以及如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对新时代人民教师职业形象、职业素养和职业职责内涵作出了系统阐释,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提出,是对建设一支什么样的教师队伍的最新回答。二是赓续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教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推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提出,将有力激励广大教师传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三是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道路自信。教育家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教育传统的集中体现,源头上的继承性与民族性,概念上的原创性与时代性,内涵上的系统性与专业性,都打上了深深的“中国印记”,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和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尊师重道”“以文载道”的文化传统。四是指明了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在教师的社会地位、待遇保障、专业发展体系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健全的体制机制。教育家精神的提出为广大教师提供了精神支撑,必将激励广大教师自觉肩负起立德树人的伟大使命,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科学把握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深刻内涵。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彰显了教育家和优秀教师内化于心的集体人格、职业精神和外化于行的价值追求与时代精神。一是揭示了人民教师的价值追求。好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新时代的人民教师要拥有教育报国的理想信念,自觉致力于教育强国的伟大事业。二是揭示了人民教师的时代精神。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孕育了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时代精神,新时代的人民教师具有浓烈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创新精神。三是揭示了人民教师的集体人格。教师的使命是以知识唤醒心灵,以德性塑造品行,以爱心点亮智慧的工作,决定了优秀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丰厚的专业知识,更要有大爱、担当和奉献精神,构成了新时代人民教师的集体人格。四是揭示了人民教师的职业精神。教育家精神是教师职业精神的凝练与升华,体现在教师的教书育人实践中。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为新时代广大教师躬耕教坛、教书育人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滋养和真理的力量。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和厚望,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2022年9月,在北京师范大学建校120周年校庆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我校“优师计划”师范生回信,高度评价北师大的办学成就,亲自为学校发展定向领航。作为百年红色师范,北京师范大学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回信精神,奋力争当中国教师教育排头兵。一是勇于担当,首倡提出并实施“强师工程”。北京师范大学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必扶智”的重要思想,精准服务最后52个国家级贫困县,推出定向就业师范生的“志远计划”“优师计划”。二是走在前列,倡议建立师范教育联盟。北京师范大学作为教师教育联盟的倡议者,积极参加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特别是作为组团牵头高校,积极构建师范教育共同体。三是培根铸魂,打牢师范生理想信念之基。北京师范大学牢记总书记给我校“优师计划”师范生重要回信精神,开展“躬耕教坛,强国有我”师范生培养成才系列活动,努力在打牢师范生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四是深化改革,培育具有教育家精神的未来教师。北京师范大学深化师范生人才培养模式和学科改革,着力增强学生的工程素养和信息素养,提升未来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四门教师素养类通识课,为每个北师大学子打下“四有”好老师的烙印。五是全程服务,建立教师全生命周期专业发展支持机制。北京师范大学秉持“扶上马,送一程,服务终身”的工作理念,全面构建从师范生招生、培养、输送,到教师职后支持、教育监测诊断改进的系统性改革举措,为每名赴基层从教的北师大毕业生提供终身专业发展服务。

(责任编辑: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