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七星关区共抽取14所小学的347名四年级学生、8所中学的238名八年级学生,进行了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从监测的综合状况来看,本次监测选取了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状况、学生校外体育锻炼情况等4个方面的指标,对全区体育与健康学科质量状况进行了全面监测。监测结果显示学生身体形态、视力、体能、体育周课时数、教师讲解、示范、指导等均处于良好水平。
一、出台“五个实招”,加强体育学科教师教研教改,提高教育教学实效
(一)七星关区成立教育科学研究院,将体育教师培训纳入重点对象,不断提升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组建七星关区教育系统体育发展中心,充分整合教育系统体育教师师资力量,推进体育活动谋划开展,着眼全区学校体育事业发展,引领带动全区学校体育工作提质增效,有效推进学校体育工作扎实推进。加强和体育部门、足球协会合作,通过开展体育教研、竞赛活动、公开课、示范课等,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
(二)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办学理念,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在农村学校,学生基本上都是农村家庭的孩子,相比之下都比较能吃苦耐劳。大山的孩子自小就参加家庭劳动,长期翻山越岭的生活练就了强壮的体格,体育和劳动教育的基础比较扎实。学校充分利用农村家庭青少年学生家庭特征和成长环境中的这些优势,在“五育”中,在劳动教育的基础上,紧紧抓住体育这一核心,以体育来推动德育、智育、美育的落实与发展。
(三)狠抓课堂教学改革,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上入手,强化改革管理。印发了《七星关区教育科研科技局关于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中小学课堂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实施方案》及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管理工具和评价指标,在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强化过程督导。督查视导是推动县区体育与健康教学常规开展的重要手段。我们通过教育部门的组织和安排,定期组织县区教育局、学校领导、专家、教研组长等人员对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进行视导和督查。督查内容包括课程设置、课时安排、课堂教学、教学资源等方面。通过督查视导,我们发现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和完善,提高了教学质量。为推动全区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我区将督导和评价作为工作的有效抓手,整合教师资源,确保相关工作务实有效开展。学校采用周抽查、月普查方式开展,并将开展情况通报和上报,区教育科技局采用片区责任包保的方式进行督导,充分利用骨干教师、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成立课题式研修指导团队即兼职教研员团队,将学校分片分区开展教学常规、课堂教学及课题研修等方面的督导和指导,督导过程做到全方位,全覆盖。
(四)以课题研究作为体育与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促进全区体育与健康的全面进步。课题研究是推动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区鼓励教师开展体育与健康教学的课题研究,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同时,组织专家和教研组开展体育与健康教学的研讨活动,分享教学经验和探讨教学问题,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为了助推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我区将校本课题作为校本研修的主要方式,通过校本课题研究推进校本研修扎实开展。以问题为导向,问题即课题,让课题研修服务于课堂教学,扎实推进校本课题的研究。并制定《七星关区“双减”背景下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专项课题选题指南》和《七星关区校本课题工作管理办法》指导选题和保障课题开展,如我区毕节一小的《小学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毕节六小的《体育游戏在七星关区小学篮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毕节十一中的《欠发达地区开展“学生阳光体育活动”的实践研究》等课题都在研究体育与健康相关教学内容。
(五)以活动为载体推进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全面发展的有效平台。以优质课活动开展培养学科带头人,促进全区体育与健康教学软实力建设。近年,我区将体育与健康学科优质课活动作为此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对全区义务教育阶段53个乡镇办学校划片分区开展体育青年教师优质课技能大赛,并组织体育与健康教师参加观摩学习。通过优质课活动的开展,搭建交流平台,发现教学中的亮点和创新点,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抓好集体备课教研活动。集体备课是提高体育与健康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要求各学校加强教研组建设和管理,组织教师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分享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水平和效果。同时,我们也鼓励教师加强自身的学习和提高,提高教学素质和能力。抓好集体备课。为了针对学校集体备课的开展,促进学校集体备课的有效性,形成备课合力,设计了《七星关区教学常规管理集体备课的基本要求、基本流程》和集体备课模板指导学校有效开展集体备课,同时要求学校在做好集体备课的同时,鼓励教师利用集体备课的成果,形成有效的个性化教学设计,减轻教师负担,优化课堂教学。另一方面组织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发挥优势学校和优势区域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出台七星关区名师名校长管理办法,要求各类名师、名师工作室、名校长工作室必须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城区学校积极参与送教下乡活动,到农村和偏远地区开展教学活动,为农村学生提供优质的体育与健康教育服务。通过送教下乡活动,我们可以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全民健康素质和水平。
二、做好“四个保障”,推动体育教育均衡发展
(一)加强体育设施建设,保障体育活动要求。近年来,我区共投入资金8400余万元,为50所学校新建、改扩建运动场、塑胶跑道、篮球场、羽毛球场等体育场馆,投入资金600余万元,为40余所学校购买乒乓球台、坐垫、跳绳、乒乓球板、排球、篮球、足球等体育器材。目前,我区乡镇中心小学及以上学校均基本具备运动场、塑胶跑道、篮球场、羽毛球场等体育场馆,体育器材基本满足日常教育教学,学校体育设施基础设施设备进一步夯实,为学校更好开展体育与健康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保障体育师资队伍。通过实施特岗计划、免费师范生、面向社会招考等渠道,近年来,累计补充体育教师95人。同时,我区出台政策,鼓励体育教师在区域内跨校任教,有效解决了体育教师不足的问题,基本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每百名学生拥有体育教师数的标准。
(三)根据贵州省课程设置方案,确保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保障体育活动时间。近年来,我区印发了相关文件和方案,要求各学校按照教育部门要求,开齐体育与健康课程,保证课时安排到位。同时加强体育与健康教学的管理和监督,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课时要求进行教学,确保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和身体发展,并结合督查、视导、评价的相关措施进行管理。
(四)加强教师多元化培训,保障体育教师专业能力。针对全区体育与健康教师专任人才紧缺、队伍力量薄弱、年龄偏老的现状,从自主发展与协同发展两个方面推动教师专业化学习。自主发展主要是以信息技术环境为基础,教师通过自主阅读课程专业书籍,观看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推出的优质教学课例,撰写教育案例达到自主学习与提升的目的;合作协同发展主要有教师专业团队、校本研修、主题研修等多个方面的内容。体育学科通过多样化主题培训活动,推动学科教师理论学习,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抓住国家、省、市开展的统编教材培训和新课标培训的时机,通过线上线下培训,主题讲座、集体备课、分享交流心得体会等多种形式和维度,提升学科教师的人文修养与专业素养。
三、用好“三个阵地”,推动课程资源创新使用
(一)用好课堂阵地。课堂是学校实施体育与健康教学最重要的阵地,认真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开足开齐体育与健康课,上好每一堂体育课。学校将体育与健康工作纳入教学常规管理检查重要内容,成立体育教研组,明确体育专职教师负责体育教研工作,将体育与健康教学纳入常态化研究内容。为规范全区中小学办学行为和教师执教行为,加强学习日常管理,2023年2月印发《毕节市七星关区教育科技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的通知》,对艺体科教育教学进行了规范,严禁挤占音、体、美、道德与法治、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综合实践课等学科课时。同时,充分发挥9个教育集团和省级、市级、区级乡村名师工作室作用,组织体育与健康课打磨、研究和集体备课,为学校上好体育与健康课提供引领辐射。
(二)用好环境阵地。将体育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内容,在运动场、步道、花池、教室、走廊、过道、一训三风、校服、校旗、色调、校徽、校歌等处融入体育精神,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浓郁氛围。例如:七星关区第二实验学校充分整合校园道路设施,建设健康步道1000余米,带领学生在健康步道上锻炼身体,为学生的健康创造了条件。
(三)用好活动阵地。认真开展大课间活动和眼保健操,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推进体教融合,有效将儿童特性、传统文化和体育精神等有效衔接起来,开展丰富多彩学生喜欢的大课间活动。充分整合课后服务资源,将体育与健康纳入课后服务活动重要内容,组建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象棋、围棋、跳绳、劳动创作等辐射各领域的体育社团,采取用好学校专兼职体育教师和外聘第三方体育专职教师相结合的模式,有力保障社团活动的开展实施。组织开展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劳动技能、体育文化艺术节等体育赛事,努力为学生创建展示自我的平台。推进体教融合发展,将红色教育与体育健康联系在一起,建设鸡鸣山省红军小学,在全区100所中小学校中建设红军班100个,向学生发放红色作业本、教学生打军体拳、上军事体育课等,七星关区人武部和七星关区教育科技局聘请退役军人作为军事教练员和国防教育辅导员各100名,担任军事体育课。加强劳动实践教育,充分利用学校闲置土地,建设校内劳动实践基地127个,同时在学校周边租赁土地建设校外劳动基地,用于学生劳动教育和体育活动,让学生走向田园,参与春播夏耘,辨识五谷蔬果,学习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如朱昌小学租用农民用地,创建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以此基地为依托举办“开耕节”,将劳动实践作为学生课后活动的重要内容。
四、利用课后服务与社团活动“两个手段”,助力学校体育特色建设
在课后服务时间开设体育特色活动,成立体育社团开展体育活动,增加学生体育活动时间,培养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学生在体育方面的情感积极发展,不断培养学生在体育与健康方面的创新意识。如毕节二十小为确保中小学生每天体育锻炼一小时的基本要求,积极开展“我运动,我健康”系列体育活动。毕节二十小大课间师生一起进行跑操运动上学生们齐刷刷地排列在操场上,队伍严整,服装整齐,精神抖擞,随着《弟子规韵律操》及《乌蒙欢歌》轻快的节奏,每位同学彷如一只只快乐的鸟儿在操场上活跃了起来,动作标准、有力、优美,这就是毕节二十小每天的大课间时间,场面蔚为壮观,精彩动人。在课后服务方面,二十小开展了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足球等社团,课后服务期间,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习体育技能知识。毕节八中班班都有足球队、乒乓球队,形成班班有队伍,人人都参与,年年有比赛的浓郁的校园体育氛围,每年训练次数150次以上。
五、加强督导考核,确保体育与健康工作落到实处
七星关区教育科技局从2019年起成立局党组暗查暗访工作专班,按照“六个一”工作法(即三年一周期、一月一主题、一月一督查、一月一总结、一月一通报、一月一考核),对全区教育工作开展常态化暗查暗访。同时搭建四级管理和督查平台,七星关区教育科技局、教育集团理事会、中心校、学校分别成立暗查暗访专班,按照“四不两直”深入到学校督查体育工作开展情况,七星关区教育科技局和教育集团理事会每月督查覆盖所有乡镇、中心校每月督查覆盖每所学校、学校每天督查覆盖每个班级,实现学校和班级全覆盖。每年安排两个月的主题为卫生健康月,同时将体育教学常规管理纳入每月必备主题。同时,七星关区教育科技局投入资金5000余万元,在全省建设第一个可视化视频监控系统,将视频接入每一所学校每一个班级,由督导室、教研室、基教股共同成立工作专班,每天通过视频巡查形式监督检查各学校课程执行情况,很大程度上保障学校执行体育课程的自觉性和有效性,使体育与健康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得到真正实现。
在2021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中,我区体育与健康科目总体成绩较好。我们将以这次质量监测为契机,继续坚持“五育并举”,扎实开展好体育与健康工作,让健康和运动的理念深入内心,养成学生终身体育习惯,营造生机勃勃、充满激情、健康向上的校园环境,为七星关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教育科技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