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守正创新促学科发展 专业引领助质量提升

——酒泉市肃州区数学教育教学经验材料

2023-09-15 来源:教育部收藏

  2021年,肃州区18所城乡中小学作为抽样校参加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监测结果显示我区八年级数学监测结果较好,具体表现在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较浓,学习习惯较好,数学教师整体学历层次高,课堂管理能力及探究教学程度较为突出,教学质量均衡程度较高。

  进入新时代,肃州区教育秉承海纳百川、精耕细作的精神,坚持守正创新、开拓进取,全区广大教师学习研究课标,凝练教学思想,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探索形成了学科教研引领,情境课堂建构,项目实践带动,自主合作探究的区域数学教育教学新样态。

  一、坚持理念引领,着力打造专业化教师队伍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区高度重视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积极为教师搭建交流学习平台,通过“请进来培”“走出去学”“跟岗研修”“轮岗交流”“专题培训”等多种方式,拓宽教师培训渠道,丰富教师培训内容。先后邀请多位知名数学专家来肃讲学,学课标、学名师、学优课。坚持举办区域数学教学论坛、数学名师大讲堂,召开数学教学研讨会,让区内教师与省内外学科名师、专家同台竞技,切磋技艺,全区60多名数学学科团队成员全部送出去到北京、江苏、山东等地接受了专业培训,全区400余名数学教师全员参与了多轮次的校本培训。研修学习大单元教学新理念、新方法,深入学习新课标、新教法,着力破解老师们在大单元教学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和教学困惑,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二、创新教研策略,注重提升学科团队活力

  教研是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教研强教学才能强。我区立足学科教研实际,提出了半天无课教研日新思路,学科团队成员积极围绕数学学科与学段教学特点,加强数学学科前瞻性问题研究,有效推进中小学数学“情境—问题”教学30年实践探索和理论构建等优秀教学成果的推广应用。注重数学资源建设,从课堂教学、教育科研、成果推广、作业设计、教师成长等方面寻求突破口,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明确每周教研主题,个别问题相互协商,普通问题教研组确立研究课题,分步推进,逐步清零销号。引领数学教研组采用大单元教学设计“五定”措施(定时间、地点、内容、研讨主题和中心发言人)和落实单元集体备课“三个一”活动(评一节课、备一周的课、设计一周的特色作业)。采取专家讲座与名师教学示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扎实推进新理念、新课标的实践应用。开展“大单元教学技能大赛暨观摩研讨活动”“大单元教学说课比赛”“大单元教学作业设计比赛”,并将半天无课教研日活动开展情况纳入考核评价,做到“有参与、有督导、有评价、有改进”,学科团队教研效能显著提升,增强了团队教研活力,形成人人参与协同共进的浓厚数学教研氛围。

  三、落实教学常规,潜心构建数学“三型”课堂

  课堂是传道授业的主渠道,是培根铸魂教书育人的主阵地,高效精彩的课堂,才能吸引学生、发展学生、成就学生收获一路芬芳。我们坚持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目标要求,把课堂作为一种艺术,孜孜以求笃行不怠。坚持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出发,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教学方式的多元构建与运用,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融合,大力倡导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互动式教学。实行三级备课制度,即:个人备、集体备和精细备,个人备主要研教材、定目标;集体备重点攻难点、定教法;精细备重在创情境、精设计。教师依据数学核心素养、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教材的知识体系及整体结构,领悟教材整体编排特点,从课题引入、情境呈现、知识形成和例题分析等环节入手,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坚持分层施策,因材施教。对于学有困难的学生,重在让学生“学有所得”,适当强化并落实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促进理解;对于能力中等的学生,重在让学生“学有所成”,帮助学生从模仿(变式)到灵活运用;对于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重在让学生“学有所乐”,促进学生从理解(领悟)到创造,让学生在情境教学中健康成长。

  提倡基于核心素养的单元教学,通过课件、几何画板、微课、模型动画等载体,引导学生有重点地进行数学观察、数学表达、抽象概括、数学建模、数学推理等认知活动。启发学生进行自然合理的数学思考;在预测学生学习难点的基础上,预设引导的时机和引导方法;设计学生学习进程的评价活动,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精选绝大多数学生能理解和解答的问题作为例题和练习的基础题,对多数学生理解有困难的问题,进行适当的问题细化和分解等设计,尤其要精心设计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教学环节。

  如在创设教学情境上,我们以疑导思,创设课堂教学的问题情境;以惑引思,创设课堂教学的悬念情境;设置障碍,创设课堂教学的质疑情境;添加“弯路”,创设课堂教学的尝误情境。在知识形成过程中,适时提出问题,有侧重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观察、数学表达、数学抽象、归纳和推理(包括计算)等活动,通过独立思考,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通过相互交流,优化对知识的理解,发展有条理的表达能力;通过学习进程中的及时反思和总结,掌握知识探究的基本路径,揭示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在例题教学中,弄清例题在本节内容中的地位和作用,让学生参与阅读问题、分析题意、寻求解题思路全过程,学会从头想问题的思维习惯,体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课堂练习中,体现分层策略,设计能直接运用本节课知识解决的数学问题及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的问题,及时让学生练习,体验新学知识的应用,掌握解题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设计知识运用中的易错问题,让学生辨析,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留适当的时间订正反思,交流问题解决的方法,构建开放、自主、创生的“三型”数学课堂,搭建生活与课堂对接的桥梁,让学生在情境教学中快乐成长。

  四、引导合作探究,重视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三驾马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更加重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培育”。

  我们在数学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四引导”培养学生数学素养。课前引导学生扎实预习,发现问题,在听课中做到有的放矢,培养学生数学发现意识。课中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敢于上台,踊跃发言。教师们有意识地走下讲台,把学生推向前台,用和蔼可亲的教态,放大的眼光,客观、公正的评价,对各个层次的学生进行点拨引导,让学生积极、主动、愉悦的参与学习,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小组合作中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发挥群体智慧,提高学习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参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倾心投入,积极动脑、动口、动手,逐步形成了独立思考、动手实践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测评环节引导学生自评、互评,用多元化的评价点亮学生前进的道路,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激发了蓬勃的学习热情,提升了数学学习力。

  五、丰富学生课余,开展多样数学兴趣社团

  为了激发学生们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探索数学思想的奥妙,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我区各校成立了多样的学生数学兴趣社团,以便学生们在课余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数学探究和实践。

  在张景中院士教育数学思想实践中,肃州区选定实验校并组建各年级张景中教育数学兴趣班,我们聚实验校优质数学力量,整合新思路数学知识结构,分组探究,缩小教师研究范围、加大专题探索深度,共研共建区域教学案例资源,利用各校社团活动时间为兴趣班的孩子开展走校讲学,不但开阔了孩子们的数学思维,而且助力了各校尖子生培养,同时拓宽了区域名师的培养路径。

  在集体活动中,部分学校组织学生进行智力游戏、数学趣味竞赛、数学演讲和主题研究等,吸引了学生们的兴趣和好奇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和应用。还比如在一些数学社团活动中,学校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具制作;发明《日历中的数字规律》;收集《数学家的故事》《趣味数学》;制作《思维导图》《知识树》;利用媒体展示《神奇的七巧板》《生活中的测量》《生活中的图形运动》等。在活动开展中,孩子们积极参与、互帮互助、相互促进,他们在探究、讨论中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参加兴趣社团的学生们发现原来数学也可以如此富有趣味性和实用性,从而更加热爱这门学科,同时也培养了数学兴趣爱好。

  六、坚持守正创新,提升学科作业设计质量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巩固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作业习得经验然后迁移到社会情境中,同步发展学习习惯并养成良好思维品格;教师可以通过在作业中发现的问题,诊断和改进教学;家庭和社会也可通过作业这个窗口来反观教育导向和质量。

  我区把“提升中小学作业设计质量的实践研究”作为破解数学教育发展难题的有力抓手,按照“以点带面,全面推广”的工作思路,积极践行“以生为本、关注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理念,通过“统筹管理作业、精心设计作业、科学布置作业、督促完成作业、认真批改作业、研究指导作业、督导监测作业”的总体设计,研究制定了《肃州区提升中小学作业设计质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指导意见》和《肃州区学科优秀作业设计评价标准》,组织数学学科教研团队研究制定《数学学科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数学学科单元教学指南》。

  鼓励实验学校和数学学科团队教师集思广益、勇于创新、大胆尝试、积极参与作业设计项目,坚持用新课程理念,引领数学教师钻研作业设计,助推学生高效学习。通过深入学习成果精华,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和优秀作业评价标准,参加肃州区优秀作业设计大赛,激发了全区数学教师积极探索作业设计内涵、创新作业设计形式的热情。

  各校坚持从“基础作业、提升作业、拓展作业”三个维度,开启“基础+弹性”的作业模式,不断提升作业设计的科学性、针对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实行作业清单公示管理制度,因校制宜开展课后延时服务活动,规范学校办学行为。

  通过作业设计,促使教师触摸未来教育的脉搏,积极探索未来教育的变革,引导教师深入理解学科特点、知识结构、思维方法,老师们尽可能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个性多样化发展为目标,注重保护学生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着力培养认知能力,促进思维发展,激发创新意识。改变相对固化的作业形式,增强作业开放性,减少“机械刷题”现象,合力同心,呵护学生身心健康,还给孩子们一个色彩斑斓的年华,有力促进我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教育局供稿)

(责任编辑: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