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等系列重要指示的内在要求,也是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协同推进教育、科技和人才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中小学阶段是学生人格和才智形成的初期,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第一阶段。《意见》聚焦中小学科学教育,目的就是要抓住科学兴趣培养、科学知识学习和科学思维养成的关键期,为广大青少年提供更加优质的科学教育,前移创新人才培养“关口”,将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作为科技人才培养全链条的最前端,进而稳固我国高素质后备人才的“基座”,畅通拔尖创新人才持续涌现的“源头活水”。
从构建我国高质量科学教育体系、促进中小学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着眼,从解决老问题、应对新挑战切入,《意见》明确了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要坚持改进学校教学与服务和用好社会大课堂“两条腿”走路,构建“大科学教育”格局的总体思路和各项安排。对标《意见》的任务部署,高校要进一步强化使命担当,在保障中小学科学教师高质量供给、引领中小学科学教育理念和育人模式变革、推动“大科学教育”格局形成等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关键方面发挥引领作用。
一、增强保障中小学科学类课程教师高质量供给能力
“强教必先强师”,要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必须先做好科学教师队伍规模和素养提升的加法。2021年基础教育教指委科学专委会对我国小学科学教师队伍现状的调查显示,超过七成的小学科学教师为兼任教师,乡村小学的兼任科学教师占比高达84.7%,兼任教师在知识与信念、专业发展、教学实践方面表现明显不足。此次,《意见》聚焦科学教师队伍建设重大问题,明确要求加强中小学科学类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激发广大教师参与科学教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科学类教师专业素养。要将《意见》相关任务的推进与落实同2022年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和教育部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加强小学科学教师培养的通知》等部署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强高校在中小学科学类课程师资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方面的能力建设,强化师范院校科学教师培养能力,调动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理工科特色大学等高校主体积极参与科学教师培养,通过与师范类院校开展联合培养、培训等创新实践,提升高水平科学类教师源头供给能力。
二、强化中小学科学教育理念和育人模式变革引领
做好科学教育加法,需要高质量的科学教育实证研究为先进的理念指引、系统的理论指导、创新的实践探索提供支撑。但长期以来,我国科学界、教育界对人才成长规律和拔尖人才培养规律研究不够,对科学教育应该教什么、如何教以及学生如何学等基础性问题还缺乏深刻理解。为此,《意见》明确提出了推进科学教育学科建设、开展高质量科学教育研究的任务。这既是对我国科学教育研究提出的时代任务,也为高校推进中国特色科学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了重要契机。有条件的高校应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需求、加强科学教育学科建设,打造高水平科学教育研究平台和引领性研究团队,围绕科学学习目标、课程资源与学习环境、课堂教学实践、学生学习规律、教师专业发展、科学教育政策和学校管理、科学教育监测与评价等内容凝练科学教育学科关键问题,深入研究我国青少年人才成长规律和科学教学规律。同时,高校还应在创办科学教育研究学术期刊、举办高水平科学教育学术会议、加强与中小学一线科学教学实践结合、推进科学教育研究学术共同体建设,以及加强科学教育基础研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三、推动“大科学教育”格局有效形成
开展中小学科学教育,学校是主阵地,社会是大课堂。中小学科学教师总体上缺乏科学研究的真实体验,难以完全胜任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创新思维的重任,科技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不是教育界单方面能解决的问题,必须成为科技界与教育界的共同责任。正因如此,调动好各类主体参与科学教育的积极性,建设好、使用好校外科学教育资源和场景,对于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意见》明确提出要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等主体在构建“大科学教育”格局中的重要作用。结合《意见》要求和国内外相关经验,高校应着力加强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认真落实《意见》要求,统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和贯通式培养的长效机制,强化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模式的科学总结,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二是积极推动实验室、实验基地以及其它具有科学教育功能的设备设施的开放,不断增强开发、共享中小学科学教育资源和服务的能力。三是改进高校教师和相关人员的评价机制,探索科技成果教育转化的激励机制,畅通科学家、工程师等科技人才参与校内外科学教育的渠道,鼓励有条件的教师参与校内外“科技专家+科技教师”双师制等科学教育新模式的实践探索。
加强新时代科学教育工作,不仅要让科学教育加法“加得上”,更要按照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要求“加得对”“加得好”。《意见》瞄准我国中小学科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工作进行了系统部署,全面吹响了建设高质量科学教育体系、推动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号角。作为基础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需求端,高校最清楚要从中小学选拔什么样的创新人才幼苗,更有能力从以终为始的眼光和创新实践,驱动中小学育人模式朝着核心素养导向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快速转变。因此,应进一步强化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使命担当,发挥引领和支撑中小学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作用,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科学教学专委会主任委员,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院长 郑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