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将全面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放在“党之大计、国之大计”高度来谋划,紧紧围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位统筹谋划,协调各方资源,加强政策供给,加大资金投入,优化布局结构,推动教育优先发展。全省87个县(市、区)于2021年12月全部通过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国家评估验收,探索出了一条经济欠发达地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路径。
一是落实政府办学责任。坚持决策层“谋局”,各级政府“谋事”,出台《甘肃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2012—2020年)》《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多项政策措施,科学编制全省教育现代化2035规划纲要和教育事业“十三五”、“十四五”发展规划,修订完成《甘肃省义务教育条例》,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策保障。建立市、县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机制,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党政“一把手”工程来抓,形成多方抓均衡发展的合力。
二是保障教育优先发展。全力保障教育经费“两个只增不减”,2012—2022年,全省累计投入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6007.84亿元,年均增长6.79%,是历史上投入最多、增长最快、学生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出台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对全省75个贫困县乡村中小学教师,按每月不低于400元标准发放生活补助,对乡村走教教师按每月不低于300元发放交通补助,各类津贴、惠民项目、职称评聘等倾斜支持乡村教师,让乡村教师“留得住”,更能“教得好”。
三是促进城乡区域均衡。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全面改薄”和“能力提升”项目各项工作,累计投入370.93亿元改善全省义务教育基本办学条件,有效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甘肃省最边远的山区最好最美的建筑是学校,“全面改薄”和“能力提升”项目实施情况多年排名全国第一。为应对城镇化步伐加快和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城镇入学儿童增加的情况,提前谋划研判,从2021年起实施省级为民办实事项目,两年增加主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位5.1万余个,2023年还将增加2万个主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位,有效缓解了城区教育资源不足问题。
四是有效整合教育资源。甘肃地域狭长,教育发展的地区差异相对较大。河西地区根据地势平坦、人口密度相对较小特点以及农村学校规模普遍偏小状况,按照高中向城区集中、初中向城镇集中、小学向乡镇集中、教学点向行政村集中“四个集中”思路,对教育布局进行优化调整;河东地区山大沟深、河谷纵横,交通相对不便,将布局调整与保障就近入学相结合,形成了以庆阳为代表的“规模办学、寄宿主导、城市导向、校车接送”的陇东布局调整模式,使城乡教育更加均衡。
党的二十大将教育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进行系统谋划,提出要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下一步,甘肃省将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水平,着力建设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更有特色、更富活力的基础教育,努力实现教育优质资源供给持续“增量”,发展水平在西部、在全国继续“增位”,推动教育内涵全面发展连续“增值”,服务甘肃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增色”,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一是进一步强化政府责任,促进教育优先发展。进一步落实“省级统筹、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完善教育优先发展的机制,促进省市县三级政府高站位履行教育责任,优先出台教育政策、优先配置教育资源、优先保障教育经费、优先优化教育布局、优先加强教育力量,加快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动基础教育各学段均衡协调发展,建成公平共享,开放创新、特色鲜明的西部教育高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生活奠基。
二是进一步转变发展理念,示范引领均衡发展。将示范区创建作为推进基础教育现代化的内在动力,积极创建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区,进一步提升优质均衡水平、协同育人质量、特色发展成效,办好有区域特色、有品质、精致的基础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创建数字化战略行动助推教育现代化示范区,更好发挥数字化在促进教育机会公平、服务惠及和资源共享领域的作用,将数字化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发展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线上大课堂,涵养教育发展动能。
三是进一步推进改革创新,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紧扣“公平”和“质量”这两个关键词,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为核心,系统推进“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继续高标准实施学前教育普惠性资源扩容提质工程、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和能力提升工程、县域普通高中标准化建设工程,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向两头延伸,推进全省基础教育向幼有优育、学有优教转变。深入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和“陇原名师”工程,建立名优教师、校长培育体系,培养造就一批教育家型的教师和校长,一批专家型的首席信息化引领导师,以高质量教师队伍保障教育高质量发展。
四是进一步促进资源共享,整体提升均衡品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薄弱学校倾斜,着力缩小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办学差距。统筹做好农村学校布局规划,进一步改善乡村“两类学校”教学、生活、卫生条件和校园文化环境,加快办好一批条件较优、质量较高、群众满意的农民家门口新优质学校,推进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覆盖全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