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四主体”在场 多维度赋能

——无锡市新吴区科学教育经验案例

2022-11-11 来源:教育部收藏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教育局

  良好的科学教育质量离不开扎实有效的科学教育教学。早在2000年初,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就在无锡市新吴区总结提炼了一堂好课的标准——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近二十年来,新吴科学教育人始终坚持这一标准,扎牢扎深课堂教学之根,将课堂教学变革作为推进新课程改革、提升区域科学教育质量的主阵地。立足现有问题,满足学生需求,激发学生、教师、家庭、社企四方主体力量在科学教育场中同频共振,聚力赋能,多维度提升学养师能,同生共长。

  一、学生在场,深历学养为本的科学探究学习

  科学课程面向全体学生,立足素养发展,以科学思维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培养为重点。新吴科学教育坚持学生在场、学养为本,丰富科学课程资源,开设学生喜闻乐见的科学课程,深历科学探究。

  (一)“三类资源”激发学习兴趣。新吴科学教育加强配套设施设备建设,配足科学专用教室,发挥三类课程资源优势,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内在动机。一是丰富知识类资源,各校加强科学教室功能开发,设置“聪明柜”“问题角”,摆放深受学生喜爱的科普读物,张贴学生无比好奇的科学问题,自主借阅,你问我答,养成广泛阅读、好问深究的良好习惯,科学教室成为学生打开通往科学世界的窗口,成为激发思维火花的摇篮。二是增设展示类资源,学校配齐配足实验器材,在科学教室周边区域设计“操作台”“展示区”,放置常用的实验仪器、近期使用的实验材料、展示学生最新的科学小制作、工程小设计等研究成果,学生自主使用仪器开展科学探究,练习还未掌握的科学实验,操作展区成为提高学生实验技能和展示成功体验的阵地。三是拓展种养监测类资源,在校园开辟种植区、饲养园、气象站等园地,安装物联网设备,学生种植观察植物生长,饲养了解动物习性,观测气象气候,种养监测区域成为学生亲近自然、认识自然的园地。各校还每年开展校园科技节,开设丰富多彩的科技类走班课程,学生遨游科学世界,学有兴趣,学有乐趣,学有志趣。

  (二)“四种实验”夯实探究基础。探究实践是科学实验教学的主流,新吴科学教育开齐开足科学课,全面开展实验教学,把握科学实验特点,扎实做好“四种实验”。一是做“实”常规性实验,学生每接触一种新的实验仪器,都单独安排一个课时,人人掌握,个个过关,夯实探究基础;二是做“妙”差异性实验,精心设置实验条件一个或几个有细微差别的实验,让学生感受科学学习“小不同,大世界”的奇妙,深入分析原因,激发探究兴趣;三是做“细”观察性实验或对比性实验,在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进行对照、比较实验,学生掌握观察方法、控制变量、搜集证据、科学表达,发展探究素养;四是做“精”自主性实验,学生自主选择探究问题,自主选用实验材料,自主设计实验步骤,自主开展实验探究,此类实验或实践自由度大、空间广,力求“少而精”,追求“深而透”,挖掘探究潜能。学生在这些常态化实验中,构建小组合作、岗位轮换的互助型学习群体,实现实践育人、综合育人、合作育人目标。

  (三)“三单历学”发展科学思维。科学学习经历的丰富,重在促进科学思维的发展。新吴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聚焦“两新”(新素养、新课堂)课堂,引领“一课三单”深度历学,积极探索科学课程教学变革的新吴实践。一课三单,即课前“导学单”、课中“研学单”、课后“拓学单”。学生站在课堂中央,借助课前导学单,在回顾中实现知识关联;立足课中研学单,在探究中突破知识难点;抓准课后拓学单,在生活中融贯知识要义。“三单历学”走向“学为中心”的转向转型,学主教从,学先教后,实现师生双导、责任双关、展示双向、思维双推。“三单历学”激发学生主体意识,深入思考,深度学习,科学建构,延展了科学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促进了学习质量的提升与跨越。学生沉浸真实需要的、富有意义的科学学习,为此形成了一系列立稳新课堂、探索新样态、提升新素养的优秀历学案,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深度思维的良好学习力,为终身学习赋能。 

  二、教师在场,专注师能为重的师资队伍培养

  教师是科学教育事业平稳优质发展的动力源泉。新吴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指示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五新教师”为引领,强化三级平台实施,助力青年教师在成长期拔节生长,培育师能,内涵锻造,厚积薄发,造就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科学教师队伍。

  (一)培育“五新教师”。“五新”教师,即有新理念、新方法、新能力、新素养、新形象的科学教师。新时代的新吴科学教师走在教育教学改革前沿,走在现代科学技术前沿,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紧扣区域教育“两新”理念,探索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导向的“学历案”等教学设计模式;探索基于学科融合的跨学科教学,开展任务式、项目化、合作型学习,书写科学教学改革的新吴篇章。新时代的新吴科学教师广泛而深入学习,深刻理解教育思想和方法,深刻理解学科教学价值,深刻理解科研创新本质,掌握教育规范程序,掌握教学科研方法,得法用法,求实求变,推陈出新。新时代的新吴科学教师充分挖掘自身潜力,通过区域、集群、学科的分层分项培训,六项技能过关;通过课堂教学展示、教学基本功竞赛、骨干进阶评选,不断地提升发展自我,锻炼综合学习力,提升教学思维力,培育教育实践力,发展科研创造力,努力行走在“当学生良师益友,铸师者高尚人格,树新吴良好形象”的追求之路上。

  (二)搭建“三大平台”。新吴区加快建设教育集群、学科基地、名师工作室三大平台,以强带弱,优势互补,营造浓郁的共同体研究氛围,构建“学教研写”一体化培养序列,激发各层级教师专业成长内驱力,推动整体协同发展。首先,重视集群化主题教研。以区域科学教学常规修订为契机,以新教材启用为载体,以主题教研为形式,开展校本教研、集群教研、优质教育共同体教研,立足课堂教学,深化教学研究。强化学科中心组、集群教研组建设,发挥桥梁纽带和中坚骨干作用,组织教师全员参加省市新教材培训,钻研新课标,实施新教材,构建新课堂,培育学习反思型教研组。其次,辐射基地校指导效能。发挥市、区科学学科基地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培育优秀教科研团队,通过专家引领、骨干示范、专项研修,聚能辐射释放基地校能量,带动区域各校教学共研、资源共享、特色共建。再次,抓实工作室分层培养。依托区科学名师工作室,整体规划,统筹协调,团队发力,为六年内青年教师、六年以上成熟教师、优秀骨干教师分层制定培养规划,重点加强骨干教师历练,深入教学研究,主导课题研讨,凝练科研成果,形成教学风格,实现“以一带多”“以一强多”的整体提升,促进学科团队高峰发展。

  (三)经历“六环节成长”。青年教师的成长关乎长远,新吴区入职六年内的科学教师全员经历“六环节”专业成长阶段。“六环节”即一年常规初步入门、二年课堂教学过关、三年业务全面达标、四年教学骨干起步、五年科研能力提升、六年骨干选拔进阶。“六环节成长”一步一个脚印,引领青年教师严格落实备课、上课、实验、活动手册批阅、学生社团辅导、学业质量监测等教学常规,区、校两级不定期调研抽查,学年评优展示,以良好的教学常规保证基本的科学教学质量。重点发展青年教师课堂实践能力,重视课堂教学设计、实验教学实施等教学技能的过关考核,多形式组织青年教师参与同课异构等形式教学实践或交流,立稳课堂,形成基本的课堂教学能力;强化科学教师必备的教学基本功,练就规范操作实验仪器、合理设计实验流程、独立命制较高质量的考查试卷或方案、组织学生开展跨学科、项目化等综合类实践学习、总结撰写有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等能力。在三年达标过关的基础上,做出更高预期和定位,优化课堂,创新教学,注重反思,向学科骨干进阶,开发基于科学教材的微项目、家校协同的微实验、探究实践的微课程,成长为学生喜爱的有思想、有能力、有素养、有追求的新吴科学教师,为自身和区域未来发展赋能。

  三、家长在场,丰富生活为核的综合实践应用

  学生的发展理应是学校教育系统、家庭教育系统,乃至社会教育系统相互配合、协作完成的。新吴家长大力支持科学教育,家校协同构筑合力,带领孩子开展与生活紧密链接的科学实践,拓展科学学习空间,丰富科学学习内容,探寻生活中的科学奥秘,解释生活现象,解决真实问题,实施优质的小学科学教育。

  (一)家长入校支教,担任客座讲师。家长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新吴各校加强家校联系,组建以班级、年级为单位的家长学校、爸妈课堂,邀请有科学专长的家长入校支教,担任客座讲师或社团辅导员,指导游戏编程师、城市建设工程师、小小园艺师等科技类课程活动。家长和孩子一起设计贴近生活的科学实践任务清单,强化综合应用,实现生活价值,支教活动让家长对孩子的科学实验学习更加重视、理解和支持。

  (二)家长居家指导,担任技术顾问。家庭是科学实验教学提升感性认识的重要场域,新吴家长根据老师布置的家庭实验任务,开发和利用家庭实验资源,以助教、技术顾问的角色指导孩子居家实验或实践。制作阳光棚熟练使用工具,折纸船比较漂浮表现探索纸的特性,在有趣的家庭实验实践中,家长们创造性地指导实施过程,完成信息采集和影像留存,优化家庭实验方案,优选家庭实验材料,细化家庭实验操作,鼓励支持孩子探索生活奥秘,让科学实验与生活链接,为生活服务。

  (三)家长外出考察,担任研学向导。广袤的大自然是学生认识自然、研究生命、探索地球物质的重要场所。新吴家长帮助孩子完成外出考察、研学寻访等课外实践作业,指导孩子制定考察方案,发挥向导作用,带领孩子走进大自然,爬锡山登惠山,采集当地岩石研究地质;游运河览太湖,调查河湖水污染防治成效;观梅花赏樱花,观察植物结构和特点。家长带领孩子领略山川、生命之美,记录自然笔记,生成游记,调查报告,丰富生活实践,丰富自然体验,为学生科学生活、快乐成长赋能。

  四、社企在场,构筑协同为网的科学助教体系

  新吴区高新企业林立,高新技术人才需求旺盛,长期以来良好的营商环境,形成了区域社企尊师重教的风气。新吴区因地制宜,采取校外辅助、校企合作的形式,构筑社企协同的网络体系,助力科学教育。

  (一)助力校园科学场馆建设。科技馆、博物馆、科普教育实践基地等非正式的科学学习场所,具有实物资源丰富、参观学习自由等优势,集开放性、情境性、自主性于一体,有利于学习者之间互动促进学习。新吴区的大型科技企业,热心公益,扶持教育,助力学校建设各类科学场馆,无锡松下能源有限公司赞助旺庄实小建设绿色科技长廊,铁姆肯(无锡)轴承有限公司赞助梅村实小建设科学实验楼,各社区支持学校开辟校园微农场。多样的校园科学场馆,让学生了解科学发展的进程,亲历科学实践的神奇,感受科学技术的魅力。

  (二)助力学校科技课程优化。新吴科学教育坚持“课程育人”,优质的科学课程是发展学生学科素养的核心要素。区域教育主管部门严格把关入校社区、企业和机构的资质,积极引导社企为学校提供公益性为主、长短期互补的科技类社团课程、课后服务课程,助力学校优化科技课程结构,提升科技课程开发实施水平。社企长期入校开设无人机、遥控赛车、数字编程、创客机器人等科技课程,还组织许多趣味性、特色化的主题课程:科学大篷车进校园,培育小小讲解员,带领学生体验科技器材的魅力;索尼、松下公司员工带领学生动手操作“用柠檬发电”“处理肥皂水”等环保实验,增强学生环保意识;空气质量监测站专家指导“小监测员们”收集分析数据,学习监测区域空气质量。学生与前沿科技零距离,与先进技术面对面,树立科技强区、科技强国梦想。

  (三)助力学生科创职业体验。着眼未来,新吴科学教育重视科创职业体验,在孩子心中播种科学梦想。新吴区整合区域文化、科技企业资源,拓展学生校外实践基地,深入开展“行走的课堂”研学实践,让学生用脚步丈量家乡热土,用视听感受家乡发展,用体验立志家乡建设。学生走进尚德太阳能体验馆,走进海力士环保安全健康体验馆,走进希捷智慧工厂实验室,走进安利(中国)植物研发中心,走进江苏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走进702所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了解科创企业员工的工作内容、职业特点,体验科创企业产品为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便捷与变化,从小立志成为科技创新人才。

  学生、教师、家长、社企的“四主体”在场,焕发了新吴科学教育的蓬勃朝气和生命活力,润育了新吴少年良好的科学素养。新吴科学教育人坚信,立足课堂,协同共育,多维度赋能,是学生科学学业表现持续向好的保证。愿“四主体”在场,共谱新吴科技教育美好明天!

(责任编辑: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