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扛起使命担当 打造“浙里优学”

2022-07-22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实施教育现代化和高等教育强省“两大战略”,全省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打下了坚实基础。

  党的旗帜在教育领域高高飘扬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保证。全国教育大会后,我们迅速全面建立省市县三级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推动地方党委“常委议教”成为常态,树牢“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导向,党管教育、综合治教的格局全面形成。坚持和完善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深化高校二级院系党组织领导下的院长(系主任)负责制试点,率先试点的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获全国推广。深入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开展教育系统“党建质量提升”工程、高校“抓院促系、整校建强”铸魂行动,在教育部先后开展的三批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中,浙江入围培育单位179个,地方高校入围数连续5年居全国第一。高标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组织600万名大中小学师生参与“铭记辉煌路·共筑教育梦”系列活动。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续深化清廉教育、清廉学校建设,培育省级示范校158所、市县级示范校2200余所,“清明政风、清净校风、清正教风、清新学风”愈益浓厚,党的教育方针在浙江深深扎根。

  具有辨识度的育人体系全面构建。红色根脉是党在浙江百年奋斗最鲜明的底色,也是立德树人最丰富的滋养。2005年,在时任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的倡导下,浙江建立了省领导联系高校并为师生作形势政策报告制度。迄今为止,省委省政府领导到高校作报告300多场,带动各级领导干部走进学校为学生上思政课,实现“百名书记校长、千名专家学者、万名青年师生”宣讲团进支部、进课堂、进班级、进公寓全覆盖。浙江作为全国首批“三全育人”试点省,充分挖掘“红色资源”宝藏,编好学好《习近平在浙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实践》《之江印记》等特色教材,精心打造“百万学生同上一堂思政课”“百名科学家进中小学课堂”等育人品牌,实施“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小学校”结对工程,大力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推动“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频共振。高举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理念,出台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体育和美育文件,遴选365所省级劳动实践教育试点学校、100所省级艺术教育实验学校,建成1456所国家级、944所省级足球特色学校(幼儿园)。建立覆盖全省的学生篮球、乒乓球、足球、游泳“四大联赛”,全省学生体质健康现场抽测优良率连续5年保持全国第一。

  “浙里优学”金名片持续擦亮

  浙江素有耕读传家、崇文重教的传统,建设教育强省特别是高教强省是全省人民的共同期盼。近年来,在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背景下,以打造“浙里优学”金名片为主线,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大幅提升,全省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91.03%;等级幼儿园覆盖面达99.03%。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位发展,2015年所有县(市、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海盐县、宁波江北区成为全国仅有2个首批通过2021年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认定的县(区)。校际办学条件差异系数全国最低,标准化学校达标率达98.04%。在全国率先推进全省域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结对学校达3685家,覆盖所有乡村学校。职业教育整体水平保持前列,15所高职院校入围国家“双高计划”建设,浙江省在2018年首批国家予以激励支持的全国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省份中位列第一;2020年,教育部和浙江省签约共建温台职业教育创新高地,主攻职业教育与民营经济融合发展。高教强省建设迈上新台阶,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全面实施高等教育强省战略的意见》,致力省重点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3所高校的23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540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立项建设;全省博士学位授权高校15家、硕士学位授权高校27家,较2012年分别增加7家、11家。在教育部支持下,2018年成功以新机制创办西湖大学,“高起点、小而精”新型研究型高校办学蹚出新路子。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12年的49.5%上升到2021年的64.8%,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越来越强。

  教育改革创新活力竞相迸发

  浙江是靠吃改革饭、打创新牌、走开放路发展起来的,浙江教育的今天和明天同样有赖改革创新。考试招生改革平稳推进,2013年在全国率先实行随迁子女就地参加高考升学政策,2015年率先全面实现公办义务教育学校“零择校”;积极承担国家首批高考综合改革试点任务,中小学全面实现“公民同招”,违规跨地区掐尖招生有效遏制。教师管理改革深化拓展,2010年在全国率先建立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并在全国推广,近5年累计培训教师800余万人次;2015年起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制度,2019年率先实现“县管校聘”地域、学段和教师全覆盖,每年约有1.5万名校长教师轮岗交流,有效激活了教师资源。教育数字化改革综合集成,建设“教育大脑+智慧学习”,上线“学在浙江”全民数字学习应用,开通考试报名等十大教育服务场景;大力建设国家智慧教育浙江分平台,积极推进国家智慧教育地方和学校试点;“之江汇”教育广场日均访问达300万人次,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指数连续5年位居全国第一。教育评价改革引向深入,成为全国首批6个试点省之一,县域基础教育生态监测评价形成“浙江模式”。教育国际化提质增效,现有本科以上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5所,22所高校在26个国家建立了29所“丝路学院”。建成全国第一所基础教育海外学校——迪拜中国学校。学前教育“安吉游戏”模式得到联合国儿基会推广。

  服务民生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提升

  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集中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浙江的萌发与实践。这些年,浙江孜孜以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每年都将教育民生实事列入政府工作报告,推动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健全学生资助体系,提高教师待遇水平,人民群众教育急难愁盼加快破解。2021年全省教育总投入达3165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投入2030亿元,分别是2012年的2.26倍和2.40倍。10年来,全省高校向社会输送超过300万名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4%以上。各类院校开展职业培训累计超1000万人次,促进各类社会人员学历和技能“双提升”。全省高校紧密对接浙江“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建设,主动布局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学科专业。实施“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院士结对培养计划”“海外英才集聚计划”,高校汇聚了全省75.3%的两院院士和67.6%的“鲲鹏计划”人才。2021年公布的国家科技三大奖中,高校主持获奖数占全省主持获奖数的79%,成为打造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战略支点的主阵地、主力军。

  2022年2月,教育部与浙江省签署共同推进浙江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备忘录,我们将以此为契机,秉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全力打造一批“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标志性成果,努力为全国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高水平现代化提供省域范例。(浙江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 毛宏芳)

扫描分享扫一扫分享本页
(责任编辑: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