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推动高质量发展 建设“教育强省”

2022-07-19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党的十八大以来,辽宁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坚持开门办教育、开放办教育、科学办教育、依法办教育、共同办教育,扎根辽沈大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辽宁由“教育大省”向“教育强省”转变。

  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10年来,辽宁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辽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成立省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发《辽宁教育现代化2035》《省委常委联系高校工作方案》《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完善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稳慎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民办学校、教育系统社会组织等党的组织不断健全、党的工作不断加强,党的领导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断巩固和加强,党旗始终高高飘扬在育人一线。

  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专项行动,全面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发挥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打造特色思政课品牌,建设覆盖面全、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设立高校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岗位津贴,将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社会科学骨干等专题培训纳入省委党校主体计划,构建“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格局。成立省教材工作委员会和教材管理处,不断加强教材建设与管理,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出台《辽宁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管理“十要求”》,截至2021年底,全省6553家义务教育阶段线下学科类培训机构已全部压减。严格落实“五育”并举要求,设立省级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试点项目68个,新增国家级校园足球、篮球、排球体育传统特色学校1548所。出台《辽宁省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若干措施》,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推进劳动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10年来,辽宁省坚持把教育公平作为基本教育政策,不断缩小区域、城乡、校际、群体间差距。特殊群体得到关心关爱,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应学在学,辍学学生保持动态清零;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实现全覆盖,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受益学生47.8万人,从2021年起全部免除在校孤儿大学生学费和住宿费;30万人口以上县(市)均设有特殊教育学校,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安置率达100%。学前教育向普及普惠发展,大力发展公办园,积极扶持普惠园,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实现全覆盖,全省幼儿园公办率、普惠率达48%和87%;完成879所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专项治理,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得到有效破解。义务教育向优质均衡发展,积极改造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模式改革,成立教育集团1097个,成员学校3788所,惠及中小学生数百万名;推进厕所革命,新建中小学厕所3907座;全面消除城镇学校“大班额”和“超大班额”,辽宁全域通过国家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验收。普通高中向多样化特色发展,实施“扶持一般普通高中质量提升工程”“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工程”“特色普通高中建设工程”“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典型校建设工程”,建立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173所、特色普通高中85所。

  职业教育向改革创新发展,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改革、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实施混合所有制办学、建设“数字职教”等措施,加快建设职教改革创新发展高地,深化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等教育向内涵式发展,全面加强“双一流”建设,4所高校7个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坚持以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求为导向,不断加强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提升内涵发展水平和育人质量;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加大开放办学力度,深入推进东北三省一区高校开放办学;多措并举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对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实行兜底帮扶,确保有就业意愿的全部就业,动态就业率达100%。

  聚焦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建设,全面服务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

  10年来,辽宁教育服务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增强,支撑引领作用愈益凸显。围绕“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聚焦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建设,不断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快培育基础学科、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储能技术、生物育种、儿科学、精神医学、公共卫生等紧缺人才。2012年以来累计培养博士生2.1万人、硕士生29.2万人、本科生162.5万人、高职(专科)生93.8万人。

  组织高校选派驻村干部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依托教育、智力和科技优势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开展“高校重大科技平台建设工程”“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校科学研究项目支持计划”等专项,完善科研任务“揭榜挂帅”“赛马”等机制,用好、用活、用足高校科技资源,高校科技成果省内转化率连续三年在70%以上。从国家核电“大国工程”建设到长征五号火箭、C919大飞机“国之重器”研发,从让中国人用上国产的高端血液检测设备到做中国自己的高性能塑料,从攻克低碳炼铁、无缺陷坯连铸、钢材控轧控冷等关键共性技术到特色海洋食品精深加工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应用,从事关老百姓“米袋子”的“超级稻”等水稻品种的大面积种植推广到“菜篮子”的设施农业创造了-28℃以上地区不加温、全季节生产喜温果菜、年亩产2.5万公斤的纪录,高校参与破解了一大批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

  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持续加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10年来,辽宁省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坚持“四个统一”,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争做“四有”好老师。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全面落实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选树“最美教师”“最美校长”“最美园长”等教书育人先进典型,出台规范中小学在职教师补课行为“八不准”,集中曝光并处理违规补课行为,正面激励和反面约束同时发力,多维度加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

  妥善解决拖欠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历史遗留问题,切实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推动落实“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和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轮岗交流,有效解决了县域内、城乡间、学校间、学科间教师超缺编问题。深化“放管服”改革,破除“五唯”顽疾,真正为中小学教师和高校教师减负松绑。实施“兴辽英才计划”,激发高校人才创新活力,培养造就更多高层次人才和“大先生”,目前全省高校共有两院院士27人。坚持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重要位置,通过优化乡村教师职称评聘制度、实施乡村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制定乡村教师差别化补助政策等,补齐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短板,培养了一大批“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

  砥砺十年,奠基未来。新的赶考路上,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省”,为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作出更大贡献,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辽宁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 冯守权)

扫描分享扫一扫分享本页
(责任编辑: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