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网络游戏防沉迷 社会各界齐护航

2021-10-29 来源:教育部收藏

  教育部办公厅等六部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管理工作的通知》,从网络游戏内容、防沉迷要求、校内管理、家校协同以及就落实好此项工作加强监管问责等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明确了游戏企业负有主体责任;学校、家庭起到教育管理责任;相关部门要承担起监督问责的责任。体现了国家对预防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决心和信心。

  预防青少年网络游戏沉迷需要多个部门协同发力。在把控源头上发力。严格规范网络游戏企业开发,杜绝出现妨害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内容,对产品进行科学合理分类,保证网络游戏内容健康向上、寓教于乐。在精准设防上发力。防沉迷,就要设置坚固的屏障和堡垒,以技术手段进一步完善防沉迷系统设置,保证中小学生上网的时间不超时。在教育管理上发力。家校联合,各负其责,通力合作。管理到位,不留死角,教育跟进,适时有实效。在监管问责上发力。有监管才有重视,有惩处才有成效。多部门实时监管,对违规行为惩处不手软。地方政府行政干预,督导显力度。

  对落实通知的几点建议:

  一、撑好法律“保护伞”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从不同角度就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提出了明确要求。法律就是硬规矩。这是在全面依法治国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宏观背景下,从根本上应对未成年人网络沉迷问题的必要途径,法律的介入,使我国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政策得到立法的支撑,能够使得通知精神更好地贯彻执行。法律助力防范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为少年撑起了法律的“保护伞”。全社会都应该注重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的提升,法律中特别针对网络游戏进行相关规定,对于预防网络沉迷具有重要意义。

  二、多方共建“预防站”

  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面对沉迷风险,以多方协同的方式进行干预,构建政府、学校、平台、家庭共同发力、齐抓共管的多方联动格局,完善工作体制,创新教育管理模式,形成完备的防护体系。一方面,政府、行业要始终把防沉迷作为游戏管理的重中之重,严格防沉迷管理的制度和执行,扎实推进防沉迷工作;另一方面,学校要建立完善的网络素养教育体系,守好学校主阵地,多措并举,疏导为主,学校要做到,一是宣传到位,利用专题教育课、班队会、知识竞赛、宣传园地等形式向学生宣传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向家长宣传手机管理的相关要求,争取家长的配合。二是丰富校园生活,坚持课堂教学正面引导为主,活动教育为辅的教育途径,利用思政课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利用信息技术课使学生掌握正确使用网络的方法及如何安全上网等相关知识;利用社团活动、课后服务时间,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构建书香校园,加强体育锻炼,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三是加强家校共育,利用家长会、网络平台等渠道,实现沟通交流,家校共同履行监管责任。

  三、协力做好“引路人”

  沉迷网络就是一种失控状态,靠自律已很难解决,这时就需要他律的介入,因为放任和粗暴干预都会导致沉迷行为的继续失控,所以他律要建立在了解疏导对象,并且在双方互相信任的基础上,把学生在游戏中得到的情感补偿引导到更积极、开阔的方向上,最终使学生的行为恢复到可控的范围内。家长和教师应该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帮助和引导孩子,做到树立良好榜样,多些耐心陪伴,使家长、教师对学生网络游戏实现可控,最后达到学生能够自控。对于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问题,第一,作为家长应该引导孩子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如进行家务劳动、体育锻炼,社区活动等,分散孩子对网络游戏过多的关注力,使孩子的课余时间变得有益而充实。第二,关注学生的精神需求,组织学生做互动性的游戏,将学生的精力和兴趣从网络游戏吸引到现实的互动游戏中来。第三,家长应该了解网络游戏,清楚游戏的开发目的,游戏攻略,进而引导孩子了解网络游戏的深层意义,正视网络游戏的优点和缺点。引导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形成分析能力、协作能力,特别是养成适可而止的自律能力。对于沉迷网络不能自拔的学生要找到其沉迷的症结所在,再采取措施将其关注点引导到更广阔的成长空间去。

  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希望全社会共同关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切实将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落到实处,助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安全教育指导专委会委员,辽宁省北镇市实验小学副校长 刘营凤)

(责任编辑:俞曼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