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始终把抓好“双减”工作放在教育强省建设的重要位置,聚焦规范管理、课后服务、科学教育、校外培训等方面,坚持省市县校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推动“双减”工作走深走实。
一、聚焦规范管理,在“减负担”上下功夫
严格落实规范作息时间、作业管理、课程教学、考试管理、课后服务等有关要求,围绕做好在校时间规划、开齐开足上好课程、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加强作业设计指导等重点,切实推进师生减负,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组织多轮督导检查,深入课堂检查作业及考试管理要求落实情况,并逐市通报。严抓真管寒假违规补课问题,2024年寒假全省中小学校均未开展集中补课,有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规范中小学各类“进校园”活动,出台《关于规范中小学各类“进校园”活动的意见》,推动省级层面“进校园”事务从102项压减至20项。全省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成绩名列全国前茅。
二、聚焦课后服务,在“解民忧”上下功夫
通过校内挖潜、校外引进等方式,丰富课后服务资源供给,推动全省课后服务提档升级,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实现课后服务“5+2”全覆盖,参与学生比例稳定在94%以上。用教育数字化为课后服务精准赋能,开设“名师空中课堂”,上线各类精品课程,累计服务超过22亿人次。为解决孩子周末无人辅导难题,推出“周末复习课堂系列直播”,邀请全省名师志愿者每周六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线上答疑,实现以“教育暖心”让“学校省心、家长放心、学生开心”。该创新举措获中央电视台宣传报道。
三、聚焦科学教育,在“做加法”上下功夫
以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等学科为重点方向,推动中小学与高校、科研院所深度联动,创新开展科学教育。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举办“未来科学之星·院士专家进校园”系列活动,组织中小学校就近分批到科普教育基地开展科学实践活动。全省义务教育阶段科技类社团数量较“双减”前增长51.76%,学生参与科技类社团时长增长97.6%。持续强化科学实践教育,引导学生广泛参与探究实践,每年组织全省230 万名青少年参与全省中小学生实验操作大赛。一批地区、学校分别入选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及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
四、聚焦校外培训,在“强治理”上下功夫
优化监管方式,建立健全审批、监管、处罚相衔接的全过程监管工作机制,将学科类和非学科类培训机构预收费全部纳入监管范围。建立公布监督电话、聘任社会监督员等制度,将校外培训机构纳入网格化巡查范围。健全分类审批监管机制,出台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管理办法。全省审批非学科类培训机构7829家,审批数量居全国前列。实施寒暑假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监管护苗”等专项治理行动,大力开展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防范治理,推动全省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率达97.6%。采取联合执法、综合执法、协作执法等方式,累计检查各类培训场所35.5万余家次,发现并查处违规培训行为6884家次,处理相关人员1357人,关停无证无照培训机构或场所2480家,形成有力震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