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督学“穿针引线” 全链条推进“双减”落地

2023-12-11 来源:教育部收藏

  “双减”政策出台以来,成都市青羊区持续开展了一系列督导工作,助推区域“双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在督导过程中发现,学校层面普遍存在“工作成效难以衡量、政策执行不够彻底、改革动力不够持续”等问题,极大影响着“双减”的执行成效。对此,青羊区着力打造“监测导航找问题+精准督导促落实+评估反馈强内驱”工作链条,切实发挥督学“穿针引线”作用,推动“双减”工作落实走深。

  以“监测”找病症,为“双减”督导靶向导航。一是科学设计监测体系。结合督学发现的“工作成效难以衡量、政策执行不够彻底、改革动力不够持续”等问题,以督学为中心组建“双减”监测专家组,全面研究“双减”有关政策要求,结合督导工作中发现的难点、堵点,研制监测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校内学习负担”“校外监测负担”2项一级指标,“睡眠时间”“校外培训课程数量”等11项二级指标(表1),将校内学习与校外辅导情况同时纳入,基本涵盖了国家对“双减”工作的全面要求。同时,分学段开发学生、家长、教师“3套工具”,对全区所有义务教育段学校(含校点)的5、8年级学生及任课教师、家长开展“双减”监测。二是系统分析确定问题。区域报告逐项、逐校分析,校报告逐项、逐班逐校分析,以达标率、压力指数为核心,重点聚焦落实不力的点位、落实不力的对象(表2)。结果发现学校在“禁止拖堂”“作业时间”“校内学习心理压力”“校外培训时长”“校外培训心理压力”等方面普遍表现良好,达标率均在85%以上;在小学“睡眠时间”“校外培训课程数量”“校外培训作业量”,初中“睡眠时间”“严禁公布排名”“作业时间”“严禁挤占课程”“校外培训课程数量”“校外培训作业量”等方面达标率较低。这些数据,不仅是衡量学校落实成效的客观标尺,也是学校落实工作的薄弱环节,为督学工作找到了靶点。

表1 青羊区“双减”监测指标体系

表2 青羊区小学段“双减”监测情况一览表(部分截图)

  说明:标注下划线的数据,表示该学校该指标的压力指数较高,在全区各学校前5名之内。

  带着问题做督导,助“双减”问题动态清零。以监测结果为指引,区督学开展系列工作,从政策研读到实操演练,系统指导学校将“双减”政策落实到位。一是专项重点督:狠抓痛点,合力突破难点。以“哪儿怕痛重点督哪儿”“哪儿有问题精准督哪儿”为原则,综合区内外督学之力,统筹开展“双减”“书面作业不回家”“落实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等专项督导,专业“问诊”学校工作成效。以“落实立德树人、五育并举”专项督导为例,设计了涵盖9个一级指标、38个二级指标的督导评估体系,研制了《督导评估工作规程》《实地督导情况记录表》《实地督导评分汇总表》《学校问题线索清单》《家长满意度调查问卷》《督导组成员及分工表》等“6件套”,督导组综合采用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当面访谈、观课听课、实地查看、问卷调研等方式对每所学校开展实地督导,累计听取汇报64次,查阅资料1500余份,座谈师生110余人次,观课听课近200节,问卷调研学生家长5000余人,整理开出64份问题及建议线索清单。二是持续常态督:力促整改,持续疏通堵点。采用分片和分类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传统优质名校+新兴发展学校+相对薄弱学校”18个督学责任区,每月组织全区62名责任督学实施分片包干督导,将专项督导的问题线索清单作为常规督导重点,对照整改台账,指导学校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持续落实“双减”。构建多部门联动队定期查、家委会监督员队时时查、社会监督员宣传队随时报的“三级监督反馈体系”,聘请“两代表一委员”、媒体记者、家长代表等30人担任“双减”社会监督员,共同参与“双减”监督督察工作,进一步保障工作实效。

  用“反馈”强内驱,为“双减”长效续航。一是强化督导反馈。将每次督导结果纳入区教育局党组会议事日程,统筹施策研究解决办法。建立督导反馈制度,局党组会讨论结果一对一反馈学校,明确协办的教育行政部门科室,明确解决问题的时间点,提出对学校的整改要求,限时督查整改落实情况,销账情况纳入下一次局党组会议事日程。二是严肃评估考核。修订区域教育绩效评价指标,将“双减”作为核心指标纳入学校绩效考核,督促学校注重工作成效。修订校级干部及校(园)点负责人年度考核指标,将“双减”工作监测结果与校长及班子成员的个人考核直接挂钩,倒逼校级干部重视“双减”工作,切实履职尽责。三是加强成果交流。在区教育局公众号开设“双减”名校长支招专栏7期、名师谈“双减”专栏7期,由区内名优校长教师支招落实“双减”。编印青羊“双减”行动周报10期,发掘出“宽堂夜听、书面作业不回家、周末社团”等创新举措,总结出“三张清单管理举措、四段式服务课后服务、三维九度评价方式”等特色做法,助推全区率先实现课后服务全时段、全学段“两个满覆盖”。

(责任编辑: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