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鼎市教育督导室专职督学 林发前
【案例背景】
目前,“双减”督导已成为督导常态工作。福建省把“双减”成效纳入市县两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要开展经常性督导,持续传导压力,加大典型问题曝光力度。作为专职督学,如何保持常态巩固成绩,如何持续传导继续深入,开创新局面将是一个挑战。
【案例描述】
本学期开学初,我到挂点的城区一所小学开展“双减”督查工作。发现四年级一个班部分学生除了学校规定的“一教一辅”外,另有语文、数学课外辅导练习册。上学期减负工作开展很好,本学期为什么出现反弹?我当即找教务主任和校长反映此事,校领导解释说,是家委会决定买给孩子用的,学校无能为力,家委会平时对学校工作很支持,碍于面子,不好阻止反对。我查看了学校“双减”工作档案,从制度到细则,方方面面较完善。特别是完善作业管理制度,建立作业管理公示制度,课后服务全覆盖都做得很好,但对可能出现的诸如家长自我购买练习册加压加练这种现象预警预见做得不够,也未见到这方面的管控手段。我当面指出,“双减”工作意义重大,环环关联,无论哪一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导致工作失效。
这种现象引起我的深思。“双减”形势如此高压,还有家长要求加大作业练习量,加重学生负担,原因何在?
一是社会原因。长期以来,社会上“唯分数论”比较严重,家长让孩子从小就参加各种培训,购买各种辅导书练习册,增量加压,“夯实基础”。大家都认为你不做,别人也照样这样做,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社会上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认识,特别是城区的家长,形成一种惯性做法。
二是家长对“双减”和学校不信任。首先是对减负不信任。许多家长看不到“过重的作业负担”给孩子造成的压力和伤害,错误地认为,控制作业量,是不可能提高学习成绩的,只有刷题,加量练习才能出成绩。然后是对学校教学不信任,不放心。目前学校年轻教师多,经验不足。对学生的管理够不够尽心、教学质量是不是优秀、减负能不能增质等等,都持怀疑态度。
三是“双减”管理中对家长角色把控不够。“双减”工作的重点,一是学校教师,二是社会培训机构。对于学校教师,可以通过学校管理加以实现。对于社会培训机构,有政府部门的依法治理。其实,学校、社会、家长是“双减”工作中互为互补的三个角,家长是特殊的第三个角。这个“角”具有纽带作用,连接着学校和培训机构,是“原动力点”。
对症下药,撬动这个“第三角”,就是这所学校作为“双减”管理的重点和关键点。专职督学,就要引导学校,不厌其烦地开口宣讲政策,不同形式地阐明减负意义,不遮不掩地与家长研究减负产生的缘由,要不辞辛苦地与家长沟通,破除家长的疑虑。
我提出要召开三个层面会议:班子会、教师会和家长会。从不同角度各有侧重地反思问题、解决问题。班子会要直面现实,勇于担当,真正起到政治觉悟和政策管控的引领作用。教师会要着重反思高效课堂的建设与提升,减负提质的专业磨炼。家长会要引导家长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学校管理,发动家长、争取家长最大的支持。
在班子会上,我详细分析了这个“第三角”的成因、特点和危害,帮助学校制定了开放讲解、展示过程、参与管理的策略,要循序渐进地让家长成为“双减”的参与者和管理者。
之后,我还参加了学校公开课周和“双减”接待日,以督学的身份,围绕“双减”给教师和家长评课,为学校站岗解说。
一段时间后,我再次到校督查。了解到学校按照新“双减”工作方案召开了班子会和教师会,反思不足,针对失误和遗漏,加强教师专业提升和磨炼,重点放在开展与家长的全程互动,撬动破解“第三角”。家长委员会上,校长通报“双减”工作开展情况,阐明“双减”的目的和意义,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为了让家长参与学校的管理,学校设置公开周邀请家长参与听课评课,设置“双减”接待日专门解答家长疑惑问题,邀请家长参观检查学校的作业公示栏,以及课后延时服务等情况。通过一系列攻坚行动,终于打消了家长对“双减”的疑虑,取得了家长的信赖和支持。我又到四年级走访,学生反馈没再用那套练习册了,作业总量大幅减下来了。学生可以多参加体育锻炼和自己喜爱的活动,睡眠时间也足了,精神面貌也好了,成绩也没有落下。这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
【案例反思】
一是把握问题时政治站位要“高”。督学要深刻理解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审视减负问题,把握减负方向,解决减负问题。引导学校,透过现象看本质,准确地发现问题,明确地反映问题,创新指导工作。目前就是要进一步理解把握教育督导“一号工程”的精神,长期坚持、不断强化、不断提升,开创教育教学新局面。
二是发现问题时观察引导要“细”。一是细心发现。在督查中,不能走马观花,要细心观察,去聆听,去感受。越是细小隐蔽的问题,越需要细心检查,小细节大道理,深究细节可以透析本质。二是细心引导。在督查中,要俯下身子,勤于调查,勤于跟踪,勤于思考,善于分析,合理建议,细心帮助学校整改问题解决问题。如本案例细心发现和分析“第三角”,为解决“撬动”做了很好的铺垫。
三是解决问题时策略方法要“智”。“双减”工作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工程,涉及校内外方方面面。抓住不同时期和不同环节的重点,工作就能纲举目张,执本末从。抓住关键点和切入口,工作就能有的放矢,精准发力,制定对应的策略,“牵一发而动全身”。既能突破重点,又能全面开花,问题就迎刃而解。正如本案例,要“撬动”家长这个“第三角”,引导学校把握“关键点”突破“重点”,牵引“双减”这条线,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让家长参与管理的“面”,做到“点”“线”“面”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