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我在战火烽烟中的几次历险

李滔

2021-07-02 来源:离退休局收藏

  李滔,男,汉族,陕西潼关人,1922年6月出生,1936年11月参加革命,193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离休干部,抗日战争时期曾任冀热辽军区教导团政委,解放战争时期曾任四野十二兵团军政干部学校副校长,离休前曾任原国家教委党组成员、外事局局长。

  我是1936年11月参加革命的。那时我在西安读中学,受东北地区大学生抗日热情和一些进步校友的影响,我参加了民族解放先锋队,积极参与抗日宣传活动。在之后的革命和工作生涯中,我多数时间是从事党务、教育和外事工作,但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我也曾在对敌作战的一线,与同志、战友一起直面敌人,多次经历生死考验。

  一

  1943年7月,我党将晋察冀边区第十三地委即冀东地委改建为冀热边特委,李运昌同志任特委书记,周文彬同志任宣传部长,我爱人蓝森的哥哥李彬同志任秘书长。我担任党员训练班主任,主要负责县、区级干部培训。那时,特委机关主要在冀东地区的遵化、丰润、玉田一带活动。1944年10月,特委到丰润县召开扩大会议,特委和行署机关分别住在杨家铺及附近几个村子里。

  一天拂晓的大雾中,驻地哨兵发觉日寇部队包围了村子,村外枪声密集,敌人数量不少。特委机关只有一个警卫连和由路南工委书记丁振军同志带领的一个连,其余人员大部分是机关干部和党训班学员。当我们转移到一个山头上时,发现敌人数量很多,可能有三四千人,都是日军正规部队。周文彬趴在山顶用望远镜观察,发现敌人人数众多,从三面逐渐逼近,我方战士们已有伤亡,当即决定沿山沟突围。当时山沟里还有些高粱杆,可以作隐蔽障碍,在一个排的开路下,机关人员从山沟冲下,敌人则从两侧山上夹击我们。我紧跟周文彬前进,路上还帮助他焚烧随身携带的文件,他让我继续前进,向前突围。

  我连续急奔后疲惫不堪,趴在沟沿边休息边观察,发现敌人已从山沟左侧冲下来,与我相距只有一二百米了。我身边有个战士负伤倒地,我随即抄起他的步枪向敌人射击,一小会儿枪筒就打得发热烫手了。看到敌人前进速度慢了下来,我正准备转移,突然被一颗子弹擦撞头部侧面,当即昏了过去。当我苏醒时,大部分敌人已经下到山沟里,正在搜寻我方人员,用刺刀将我们负重伤无法转移的战士刺死。敌人也来到我的身边,踢了我几脚,看我没动,以为我已经死了,就走了。我发现,沿着山沟倒卧了很多牺牲的同志和战士,身下的泥土全都混杂了鲜血,旁边河沟里的水都被血染红了,可见战斗是多么惨烈。敌人撤退后,我爬到一堆高粱杆下隐藏起来,后被当地群众救起,带到村里换掉血衣、包扎伤口,由两名民兵用毛驴把我送到突围成功的行署副主任朱其文同志处。

  杨家铺战斗中,特委机关损失惨重,机关干部和两个连的战士大部分牺牲了,只有少部分突围出来,周文彬、李彬、丁振军,还有宣传部的吕光等同志都牺牲了。日寇为这次战斗大肆宣传,散发传单,欺骗群众,声称中共冀东领导机构全部被消灭等。事实上,以李运昌、朱其文等同志为首的特委和行署仍然领导着冀东地区的抗日斗争,各地委、县、区、村党员更加积极地发动群众,开展对敌斗争。

  二

  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投降,抗日战争胜利。冀东的部队随即被调往东北,部署在沈阳、锦州一带,我也奉调赶赴东北,搭乘火车于9月初到达沈阳,被分配到军区教导团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当时,教导团驻地在沈阳师范学院,规模已有一千多人,主要任务是在沈阳地区招收青年知识分子参军,对他们进行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我开始工作不到一个月,教导团便接到了从市区转移去新民县的命令。开始转移前,召开了全团干部、学员及学员家属大会,分析革命前景,对比国共两党不同,说明当时形势,动员学员理解并随军转移出沈阳,继续学习。不愿意转移的可以留下,完全自愿。后来大约有二三百人选择留下。教导团带出约七百人转移至新民县城,与冀热辽军区军校合并,分成三个团,我担任人数最多的一团政委。

  在新民县集中学习训练一段时间后,正值国民党军队占领锦州并向沈阳方向进犯。学校决定撤离新民县城,向北边的法库县方向转移,命令我带领一个班作为先遣队,乘坐卡车前去联络。我们行进到新民县城东北方向的兴隆台一带时,突然被一支我军收编的地方警察队伍拦截。我以为是友军之间发生误会,未做战斗准备,上前与他们交涉。没想到对方突然发难,收缴了我们的武器,还把我们关押到警察局里。事后我了解到,这支伪满警察队伍虽被我军收编为当地地方部队,但当他们听说国民党军队向沈阳进犯时,就想扣留我们向国民党邀功请赏。后来,国民党军队受我军阻击,迟迟无法到达沈阳,他们害怕了。同时我也向他们做大量工作,说明形势和利害关系。两天后,他们终于不再有侥幸心理,把我们全部释放。他们这小股队伍也四散而去。

  后来,我与警卫员和战士们一起回到在新民县以北公主屯修整的军校队伍。之后的1946年春节,我与蓝森就在日寇残留的一间房屋内结婚了。我还记得,新婚之夜的房间内非常冷,只有一个小土炉子取暖,盖的被子外面都结霜了。第二天一早,警卫连全体战士敲锣打鼓来向我们贺喜,让我们非常感动。这也说明当时官兵之间关系亲密无间。

  三

  1947年初春的东北地区寒风凛冽。作为刚组建的昌北昌图联合支队(即联合县)支队书记兼政委(也是县委书记),我带着支队干部战士,随军分区的队伍向康平、昌平、昌图一带挺进。队伍身着棉衣皮帽,从辽西省委所在地白城子出发,经内蒙古哲里木盟、开鲁县、奈曼旗、库伦旗,抵达康平县,与康平县的伪保安队打了一仗,消灭了敌人,解放了康平县城。属于康平县的干部留下来工作,我们支队则继续东进,过辽河进入昌图县。

  抵达昌图县后,正式成立了昌北昌图联合县,我任县委书记,白洁同志任县长兼县大队长,肖刚同志任县委副书记,领导开展针对敌伪政权和伪地方武装的斗争。辽河在当地有个小的河套地带,县机关就在这个河套内安营,有辽河主流和支流包围着,只要守住渡口,敌人就很难进来。河套内土地肥沃,群众对我们十分友好,加上有县大队驻扎,敌伪军不敢随便进犯,生活总体比较稳定。

  那时我们经常派出小分队渡河在古榆树、金家屯、宝力镇一带活动,制造声势,趁机打击当地敌伪势力。有一次,我与肖刚同志一起渡河返回县委时,摆渡船突然侧翻,我落入河中,猛烈呛水后被冲走,在河水中漂浮了几百米才被警卫员罗国光同志救起,差点没命。

  古榆树南侧有一处伪军的武装据点,驻扎的伪军经常骚扰、欺压附近群众,老百姓叫苦不迭。我带领县大队一个连,围着这个据点对敌人展开攻坚战,后因敌人据点建设较为牢固,未能攻下,只好率队撤出。经此一役,虽没有攻下据点,但对敌人产生了很大威慑,此后这个据点就老实多了。这场战斗中,我所在的位置被敌人多次集中攻击,我虽没有受伤,但在身边警卫的罗国光腿部中弹负伤。因当时缺乏药品,他的伤口始终无法愈合,只好伪装后送到四平医治,我后来听说他的腿伤因治疗延误而落下残疾。全国解放后,我曾多次寻找小罗未果,实为憾事。

  我1922年出生,1938年入党,如今已近百岁,一辈子跟着党,见证党走过的光辉历程、付出的巨大牺牲。一路走来,身边很多领导、同志、战友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献出了宝贵生命。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日子里,我无比想念他们!永远怀念他们!也将继续铭记他们的遗愿,永志不忘他们为之流血牺牲的伟大理想,永远跟党走!

(责任编辑: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