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三点半”,怎么办

——来自湖南长沙的学校课后服务报告

2021-04-19 来源:《中国教育报》收藏

  “放学了,谁能来接我?”

  短短8个字的简单一问,却成为近些年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长等各方都感到为难的一件事情。由此衍生出来的“三点半难题”、“银发族”接送现象、民间托管机构良莠不齐等问题,更是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教育热点。

  对此,湖南省会长沙,拿出了自己的方案:主动担责,以学校为主体、在校内提供“三点半”课后服务;启动收费,引导家长合理使用公共教育资源;抓实细节,让课后服务的管理更加贴心;优化课程,提升课后服务的品质。

  小收费,解决大问题

  针对家长的“三点半”课后服务需求,长沙市雨花区曾经做过调研。有家长表示,不需要课后服务;有家长希望,学校提供“一对一”课业辅导;有家长提出,课后服务能否延迟到晚间七八点;有家长认为,课后服务要以发展学生兴趣特长为主;也有家长说“只需要作业辅导”。

  与此同时,学校内部也存在一些难题:课后服务不等于自习课,它同样需要教师付出劳动,进行备课、上课,这部分价值如何体现;不同课后服务项目,其师资、场地、器材、管理等都有不同要求,诸如聘请校外师资、添置必备器材等所需费用,从何而来……

  为一揽子解决以上问题,2019年8月5日,长沙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共同发出《关于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在此前湖南省发改委、省教育厅下发的《关于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基础上,结合长沙实际,并对照《长沙市中小学课后服务工作实施办法》,作出了更加细致的规定。

  《通知》明确,全市公办小学和初中学校可提供课后服务,学生和家长自愿参加。按照公益性非营利原则,同时根据长沙实际实行最高限价管理,收费标准最高不超过每生每期1000元,各校具体收费标准由同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审核课后服务工作方案时一并明确。

  《通知》同时要求,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子女实行免费,优先保障残疾儿童、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单亲家庭子女、双职工子女课后服务需求。

  在自愿基础上适当收取费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区财政的压力。

  更重要的是,校内课后服务并非政府财政必须保障之项目,适当收取费用,既能较好地解决参与教师的待遇问题以及第三方机构与学校、家长之间的供需矛盾问题,又能方便家长根据各自家庭情况,理性作出“是否参与”的决定,从而避免参与家庭和非参与家庭间,在使用公共教育资源问题上的不公平。

  抓细节,让管理更贴心

  “三点半”课后服务,涉及面广,怎样才能让需求千差万别的参与各方均能接受呢?

  从市级层面来说,除了宏观政策的制定,长沙市妥善解决了部分基层反馈的现实难题。比如,针对有关部门不能对乡镇中小学定价的矛盾,长沙市创新举措,参照物业管理办法,采取家委会审定或超过2/3家长同意的办法实施。由此,课后服务也能在乡镇中小学顺利开展。

  长沙市区一级教育局,则是通过多次召集校长会,一轮轮解决问题:如何避免校际间提供的课后服务课程差别太大、怎么制定更加精确的收费标准等。作为课后服务的提供方——学校,则是通过统筹管理、前置安排,妥善解决学生、家长、教师等各方诉求。

  雨花区砂子塘吉联小学探索的“走班制”课后服务;开福区北辰小学分年级、分时段、分批次的错峰放学;麓山国际实验小学,将语文教研集中安排在每周四上午,该时间段,教务处不排语文课;岳麓区博才咸嘉小学,将周五下午固定用于教师业务学习,课后服务课程由校外师资负责等。

  实施课后服务,客观上延长了教师的工作时间,增加了教师的负担。长沙市教育局出台了《关于规范市直中小学课后服务经费使用的通知》,明确可以付给教师适当的报酬,并制定了校内教师和外聘教师的课时补贴发放标准。

  统计显示,2020年秋季,长沙市共有929所学校参与,参与学生547211人,参与服务教师43943人。其中,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开展课后服务的学校400所,占学校总数的87.26%,参加课后服务学生占比71.88%;县城义务教育阶段开展课后服务学校529所,占学校总数的75.87%,参加课后服务学生占比63.76%。

  优课程,让服务更有品质

  在保障课后服务的质量上,课程与师资,是家长们关注的重点。

  按照《通知》要求,根据义务教育阶段“体艺2+1项目”的实施要求,各学校可充分利用课后服务时间,结合学生个性特长、兴趣爱好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培养。比如,天心区实验小学便制定了自己的“三点半”课后服务课程——以篮球、足球、健美操等学校原来就有的特色俱乐部为基础,将学校特色社团与课后服务课程结合在一起。

  目前,长沙大部分开展课后服务的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采取的都是与天心区实验小学相类似的方案,即服务内容与学校特色相结合、与校本课程相结合。

  在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上,长沙市实验小学在十余年前开始开设社团课程,在实践中找到了一条将课堂、课程、课题结合在一起的师资培养路径。以篮球社团为例,学校从湖南省篮球协会请来专业教练任教,学校则做好课程内容设置,形成校本课程。课程能够复制后,可共享到多所学校使用。

  对外以课程换师资,对内以课程养师资。当外聘老师上课时,本校老师以助教身份,进行组织管理和课程监督,同时深入课堂,吸收专业知识。借助这种模式,学校已经培养了12名国际象棋老师,均取得国际象棋教练证。“社团课也被打造成了教师成长的研究基地。”该校党总支书记柏山树说。(本报记者 赖斯捷 通讯员 黄军山)

  把“烦心事”办成“放心事”

  长沙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孙传贵

  教育很大,因其是最大的民生。教育很小,皆因“一枝一叶总关情”。从大处着眼,从细微处着力,教育才会充满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长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着力把“三点半问题”这个群众的烦心事,办成群众满意的放心事。一是坚持空杯心态,做到虚怀若谷,通过主题调研、群众反馈、阳光服务平台等多种渠道,主动走进一线察实情,走近群众听到真呼声,发现真问题,推出真举措。二是怀揣一颗同理心,设身处地思考,感同身受作为,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把教育的职责摆进去、教育的使命摆进去。三是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往往没有先例可循,发展也难有惯例可依。要办好群众的放心事,要始终保有改革的锐气、创新的勇气,做到不因循守旧,不故步自封,不设禁区,敢闯雷区,形成长沙教育独特的改革发展之路。

(责任编辑:曹建)
相关阅读
[专栏]“课后服务”系列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