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

北京科技大学发挥行业特色优势 助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2-01-24 来源:教育部收藏

教育部简报〔2021〕第52期

  北京科技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聚焦建设科技强国战略目标,坚持“四个面向”,践行“四个服务”,积极发挥行业特色优势,抢抓机遇、奋勇争先,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努力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智慧和力量。

  优化政策供给,增强放权赋能“驱动力”。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研制学校“十四五”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找准目标定位、明确9大任务举措,努力在产出重大原始创新成果、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推动行业科技进步等方面作出更大贡献。按照“减、增、放”的改革思路,一揽子修订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科技成果转化分配细则、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等文件,精简经费使用审批流程、支持科研团队自主聘用科研助理,减轻科研人员报销、报表等事务性工作负担;加大科研奖励力度、提高成果转化中的教师收益,进一步激发科研人员潜心科研的热情和动力。转变科研部门职能,组建科学技术研究院,强化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的新定位。落实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坚持“破五唯”与“立新标”并举,摒弃“论文优先”“以刊评文”“SCI至上”等倾向,实行以代表性成果与实际贡献为主要内容的评价方式,引导教师积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夯实人才基础,打造科技创新“主力军”。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成立党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人才工作办公室,统筹全校人才工作。成立“鼎新”青年人才领航工作站并设立党支部,加强对青年人才的思想政治引领,筑牢理想信念,强化责任担当。坚持人才强校战略,聚焦领军人才培养,实施“北科学者”人才工程,在研究生招生、青年教师选聘、办公实验用房、科研经费保障等方面提供支持,赋予首席科学家更大的人财物自主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鼓励支持领军人才团队积极牵头或参与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和国家智库建设。加大青年人才培养力度,实施“项目导师制”,遴选部分优秀青年教师独立指导研究生,并配置相应团队资源,目前已遴选三批次“项目导师”,其中项目硕导141人、项目博导57人。实施境内境外、挂职访学“双走”计划,近5年选派教师265人次赴20余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访学研究,派出近百名教师赴企业一线、兄弟高校挂职锻炼、跟班学习。深化职称评审改革,对于取得标志性成果的青年教师,可突破条件限制,破格晋升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索实施宽口径、厚基础的大类招生培养模式,推行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支持学生早进科研团队、早进实验室、早进课题组。探索开放式研究生教育,构建多学科交叉培养平台,实施校企“导师组”制度,与多家行业企业联合招收培养博士研究生,已累计联合培养159人。

  强化需求导向,写好服务国家“新答卷”。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统筹推动平台、团队、项目建设,积极开展有组织科研。牵头建设国家材料腐蚀与防护科学数据中心、金属冶炼重大事故防控技术支撑基地等重大平台,组建“高性能金属材料创新群体”等高层次人才团队,承担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重点基础材料技术提升与产业化等40余项重点任务,研发的新型冷阴极和复杂组分战略金属再生关键技术等15项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积极服务行业转型升级,在智能矿山、绿色冶金、先进材料、低碳生态等重点前沿领域提前布局,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如,学校研发的“电弧炉炼钢复合吹炼技术”覆盖全国30%以上电炉钢产能并技术出口20余个国家;“热连轧自动化控制系统及装备”降低建设成本50%,创造经济效益超过50亿元。围绕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成立碳中和创新研究院、二氧化碳科学研究中心、绿色环境创新研究院,努力在低碳新技术的基础和应用研究、节能减排关键技术、高性能绿色产品等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推动构建钢铁行业绿色低碳产业生态链。

  推进成果转化,打通产学研用“全链条”。成立科技成果转化研究院,对内发挥统筹、服务、管理等职能,对外发挥市场化运营职能,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商业对接,提供科技成果评价、前沿技术判断、市场调研分析,为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供服务保障。引导优秀成果转化优质产出,探索建立专家咨询智库和技术判断制度,统筹并组织面向产业转化的技术规划设计和研究布局。加强成果培育遴选孵化,探索设立专门“培育项目”,加速源头创新和重大技术成果中试放大。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对接,建立科技成果精准发布机制,每年定期举办多场技术成果专题发布会,广泛参与社会各类路演推介、对接展示、专利转让等活动,变被动服务为主动策划。积极参与行业企业技术创新,牵头与35家国内钢铁企业共同组建“北京科技大学—钢铁企业科技合作组织”,促进学校技术成果向行业企业转移,与近30个省(区、市)及160余个地市、8000余家单位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联合建立“协同研究中心”“联合实验室”“联合研究院”等新型研发平台近200个,努力为相关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责任编辑: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