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科技司
“十三五”期间,高校科技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和科技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秉持“引领创新、支撑发展、科教融合、开放协同、追求卓越”的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全力提升新时代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为教育强国和科技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一、高校科技创新基础更加雄厚
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结合点,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建有60%以上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聚集60%以上的全国高层次人才,高校两院院士在全国院士总数中占比超过40%,承担了8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6—2019年,高校科技经费总额达到7820.8亿元,理工农医类R&D(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由23.5万人年增长至28.9万人年,增幅23%。创新资源的汇聚为高校原始创新能力跃升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和“关键领域自主创新五五行动”,立项建设了14个前沿科学中心和11个关键领域核心技术集成攻关大平台,大力提升高校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完善高校科技创新基地平台布局,推动建立“三纵一横”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基地建设体系,有效支撑高水平科学研究工作开展。“十三五”以来,高校获得70%以上的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获得近60%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牵头完成50%的“中国科学十大进展”,高水平研究成果集中涌现。清华大学首次成功观测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实现世界物理科学前沿领域重大突破;上海交通大学研发了世界上最大非自航绞吸疏浚装备,实现从“被封锁”到“出口管制”的跨越发展。
三、服务经济社会能力实现新跨越
深入实施高等学校服务国家战略行动,推进高校主动肩负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和担当,高校科技服务经济社会和国家重大战略的能力显著提升。高校的科技成果和社会服务为产业升级以及高铁、核电、光伏、数控、高压输电、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十三五”以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2016—2019年,高校服务产业、企业和社会需求获得的横向科研经费总额超过2100亿元。2019年,全国高校签订技术转让合同1.3万项,较2016年增长45.1%;合同总金额67.5亿元,较2016年增长34.3%。高校科技成果加速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方面,教育部组织高校快速响应,重点围绕检测试剂、药物研发、疫苗研制等方面开展紧急攻关,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共研制出44款检测试剂盒,获国内认证17款、国外认证41款,国内外销量超亿份。抗体药物、蛋白重组疫苗、减毒流感载体疫苗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为疫情防控做出了贡献。
四、高校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纵深推进
“十三五”期间,高校科技“放管服”改革逐步深入,不断创新管理制度和方式,在机构运行管理、科研管理、完善科研经费管理机制、人事管理等方面进一步优化政策导向,激发内生动力,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创造性,提升高校持续创新能力。深化科技评价改革,以提升高校专利质量和破除论文“SCI至上”为突破口,扭转高校评价导向;以作风学风、科研诚信等文件落实落地为抓手,突出科学精神、创新质量、服务贡献,切实推动作风学风转变。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联动效应逐渐彰显,高校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推进。
五、国际科技开放合作再上新台阶
“十三五”期间,高校深层次国际合作广泛开展,更多高校积极开展高水平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建设、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服务“一带一路”倡议,走出国门,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推进高校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和研究机构在优势学科、技术领域开展高水平的科研合作。培育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国际大科学计划”、中山大学“天琴国际大科学计划”、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全球地球深部探测计划”等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进一步凝聚国际共识,为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六、科教融合效益倍增
支持高校科研人员提升专业知识水平、跟踪学科前沿动态,将最新科研成果写入教材、融入课堂、传给学生。鼓励高校科研人员积极将科学精神、创新思维、科研方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更多地在参与研讨式教学、参加科技项目研究过程中主动学习、自主创新。《2019高校创新能力监测报告》数据显示,在普通高校中,有53.9%的本科生参与过教师科研课题,65.0%的研究生参与过企业委托科研项目,20.9%的研究生独立在全国或国际学术会议上作报告。“十三五”期间,高校科研支撑了280万硕士和30万博士研究生的培养。
“十四五”是高校科技创新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时期,高校科技工作将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转学风、提质量”攻坚行动,进一步加强有组织科研,深化改革,持续提升高校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为服务新发展格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