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11月26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教育部直属高校扶贫工作进展及成效。据介绍,2018年起,各高校累计投入帮扶资金5.2亿元,当前,直属高校定点扶贫的所有贫困县现已全部脱贫摘帽。下一步,教育部将指导直属高校按照中央设立过渡期的决策部署,持续支持脱贫摘帽地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据了解,教育部75所直属高校全部投入脱贫攻坚战。截至目前,直属高校共选派挂职干部800余人次。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刘昌亚介绍,2018年起,教育部组织高校签订定点扶贫责任书,责任书任务数逐年增加,各高校累计投入帮扶资金5.2亿元、引进帮扶资金20.5亿元、培训基层干部14.1万人、培训技术人员19.1万人、购买贫困地区农产品5.25亿元、帮助销售贫困地区农产品12.9亿元。“当前,直属高校定点扶贫的所有贫困县现已全部脱贫摘帽。”
南都记者关注到,教育部还推动高校扶贫方式从“独立团”向“集团军”转变,探索和推动高校组团式扶贫工作。例如,指导北京大学牵头成立“教育扶贫联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牵头成立“农林扶贫联盟”、中山大学牵头成立“旅游扶贫联盟”、四川大学牵头成立“健康扶贫联盟”、电子科技大学牵头成立“消费扶贫联盟”、湖南大学牵头成立“非遗(文创)扶贫联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牵头成立“资源环境扶贫联盟” 、同济大学牵头成立“城乡规划扶贫联盟”。
刘昌亚表示,今年年底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后,明年将进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阶段。下一步,教育部将指导直属高校按照中央设立过渡期的决策部署,持续支持脱贫摘帽地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指导直属高校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做好高校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工作谋划,科学研究制定好过渡期内相关帮扶工作的目标任务,确保政策和工作平稳过渡。同时结合高校特色优势,发挥已组建成立的8个高校“扶贫联盟”作用,大胆探索实践,为下一步全面开展乡村振兴工作,提供鲜活的经验和可复制推广的路径模式。(南都记者吴单 发自北京)